“5條自動生產線24小時不停產,60多名工人三班倒生產。”3月27日,寧夏漢堯富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寧夏漢堯”)生產二車間主管李小飛不時對生產線進行巡檢,確保每臺設備正常運行。憑借從采礦、選礦、冶煉到礦產品綜合利用的全方位規劃,以及自主設計建設的高標準自動化生產線,寧夏漢堯在富鋰錳基前驅體和正極材料生產領域占據領先地位,生產的富鋰錳基材料,市場占有率已超90%。
近年來,寧夏漢堯將科技創新作為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與行業領先的電池企業、國內頂尖的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公司與各方開展直接合作開發項目,并共同承擔多項富鋰錳基材料相關的國家重點攻關項目。同時,增強產品競爭力,確保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
目前,寧夏漢堯在銀川、江西省宜春市、山東省泰安市、湖南省郴州市均建有生產基地。其中,銀川是總部所在地,也是重要的生產基地,承擔著富鋰錳基材料的主要生產任務,相關技術在細分領域處于全球領先水平。此外,公司還在泰安建設正極材料回收生產線,成功打造從鋰礦資源到富鋰錳基正極材料的閉環產業鏈。
富鋰錳基材料主要應用于輕型四輪車電池、充電寶電池等,在液態鋰離子電池中表現出色。目前,寧夏漢堯已與寧德時代、比亞迪、天津力神、鵬輝能源等多個行業頭部企業達成合作。在星恒電源股份有限公司發布的超鋰S7路線中,寧夏漢堯所產富鋰錳基材料被應用于五菱宏光MINI車型。該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胡偉表示,為適應發展需求,寧夏漢堯致力于將富鋰錳基材料打造成能量密度超過高鎳三元材料、瓦時成本接近磷酸鐵鋰的新一代正極材料體系,推動高能量密度液態鋰離子電池和全固態電池的發展與應用。“富鋰錳基材料是固態電池最適配的正極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低成本和良好循環穩定性等優勢,是下一代鋰離子電池頗具潛力的正極材料。作為朝陽產業中的重要材料,寧夏漢堯的未來充滿希望。”胡偉說。
銀川市工信局產業科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銀川市新材料產業已形成以光伏材料為主導,儲能電池材料、工業藍寶石、半導體材料、陶瓷材料為支撐的發展格局。其中,儲能電池材料涵蓋鋰離子電池三元前驅體產能2.5萬噸、三元正極材料產能1.7萬噸、負極材料產能1000噸,高品質石墨烯粉體/石墨烯漿料產能20噸/2000噸,電池電芯產能100GWh,并形成“原材料—正負極材料—動力或儲能鋰電池制造-廢舊電池回收”的完整產業鏈。(寧夏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記者 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