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記者從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獲悉,寧夏將和陜西、甘肅先行先試,共同推進三省區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務“一張網”建設,加快衛星導航定位北斗化升級,優化衛星導航定位服務,推動北斗系統在自然資源管理、跨區域建設、導航定位中的應用,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提供技術支撐和服務保障。
據了解,目前寧夏、陜西、甘肅衛星導航系統建設都存在多套系統并行、數據利用率低、查詢使用繁復等問題。對此,按照全國北斗定位差分服務“一張網”建設要求,三省區將構建由240余座基準站組成的陜甘寧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務“一張網”數據共享交換體系,打造衛星觀測數據“交換-整合-共享服務-應用-運維保障”的完整業務鏈,促進三省區業務協同。我區將建設數據分中心,通過數據傳輸專線將陜西與甘肅共享數據接入寧夏數據分中心,實現陜甘寧基準站網的實時數據、事后數據以及成果信息共享交換,推動信息資源優化配置和有效利用。
“我們會和陜西、甘肅組建一個數據共享交換平臺,通過建立衛星導航定位信息數據庫,按照統一的數據傳輸和存儲模型,實現對推送的所有類別衛星數據共享交換和入庫管理,保障數據共享的持續性。”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國土測繪處負責人郭建林介紹,在此基礎上,寧夏還將進一步優化衛星導航定位基準服務系統數據解算軟件,自動選取優質信號源,將連續、穩定、高質量的觀測數據整合計算,構建以北斗系統數據為主,其他衛星導航系統數據為輔的數據解算模式,優先提供北斗系統數據服務。
此外,三省區還將建立起統一、連續、無縫的廣域實時定位服務平臺,探索面向“互聯網+”的定位服務模式,實現三省(區)用戶統一注冊、差分服務數據統一播發,滿足海量用戶、多層次、多行業、跨區域高精度定位播發服務需求,用戶不用再跨區域切換系統和重復申請賬戶。由于平臺建設基于陜甘寧地理底圖數據展示平臺,對三省區基準站空間分布、服務范圍、網絡狀態、用戶數量、差分服務、在線用戶數等可進行實時可視化展示。
“項目完成后,將進一步提升我區基于北斗的衛星導航定位服務能力,打破地域壁壘,在實現三省區用戶省際無縫漫游的同時,提升自然資源管理實時化、精準化和數字化水平,為寧夏重點產業發展和重大工程項目建設提供安全高效時空數據支撐。”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說。(記者 張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