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草低見牛羊——如果以現代目光看,牧場的風須可控,草的營養要精心配比,每頭牛的健康動態要盡在大數據掌控中。
現代化因子,是寧夏優勢特色產業奶產業的核心特征。圍繞打造全產業鏈和現代產業體系,近兩年,寧夏奶產業共實施各類項目130個,完成投資119.6億元,全產業鏈產值達到610億元。
從“黃金奶源帶”到“黃金產業帶”,“黃金”是自然稟賦,是投資熱度,是科技含量,是我區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信心。
集聚發展之勢
自治區奶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提出,強化良種繁育、品牌經營、利益聯結、精深加工,壯大主體,保障品質,提升效益,打造“高端奶之鄉”。
在寧夏奶產業版圖上,形成了以銀川市和吳忠市為核心、石嘴山市和中衛市為兩翼的奶產業帶。
在核心區,集聚核心優勢。在吳忠市利通區五里坡奶牛生態養殖基地四期,27座規模化牧場高標準在建。5G養牛,從想象到落地。“傳統奶牛飼喂、配種、產量等管理信息數據,主要依靠經驗。而要實現奶產業現代化,養殖現代化是關鍵一環。”寧夏沃野牧豐農牧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列說,企業建設5G智慧示范牧場,促進“奶牛+互聯網”的行業進化。
在兩翼帶,提振發展之翼。中衛市沙坡頭區引進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投建萬頭奶牛養殖基地項目。“項目計劃建設高端有機嬰幼兒配方奶粉和日處理千噸優質液態奶加工廠,填補了西北地區高端有機嬰幼兒配方奶粉深加工的空白。”中衛光明生態智慧牧場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伊利、蒙牛、光明、新希望……帶動寧夏奶產業全產業鏈規模化、高端化方向發展,為打造“高端奶之鄉”提供有力支撐。
截至今年11月底,全區新(擴)建規模奶牛場123個,總數達到355個,千頭以上奶牛規模養殖場占比達70%以上,規模化養殖比重從2010年的60%提高到2020年的99%,高于全國平均水平30個百分點。
高質量發展,意味著高質量的投入產出,高質量的經濟循環。今年6月底,寧夏農墾集團有限公司發布奶產業高質量發展突破成果:鮮奶日產突破1000噸,成母牛年均單產突破11噸,處于國內先進水平;奶牛聯合育種實現新突破……寧夏農墾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種優質草、養健康牛、產放心奶,形成綠色循環農業產業鏈。
全區奶產業基礎更加穩固,高質量發展的勢頭更加強勁。預計2021年年底,全區奶牛存欄達67.3萬頭,較上年增加9.9萬頭,增長17.2%;奶牛單產進一步提升,成母牛頭均單產9200公斤,高于全國平均水平800公斤以上。預計生鮮乳產量超過280萬噸,較上年增加64.7萬噸,增長29.7%。
為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依托奶產業區域資源優勢打造“四優一高”,即優勢產區、優良品種、優質牛奶、優質飼草、高端乳制品,在優勢中保持進取之心,在競爭中穩步發展。
推進落實之力
每公斤4.23元,可上下浮動5%。11月26日,我區首次發布生鮮乳交易參考價格。
這個標準是如何確定的?寧夏奶產業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農業農村部監測國內10個奶業主產省份生鮮乳價格情況,結合我區及周邊省區前三季度生鮮乳價格走勢及成本構成,經專家、協會、乳品和養殖企業代表等17人進行表決,確定了12月寧夏生鮮乳交易參考價。
“建立政府引導、協會主導、企業參與的生鮮乳價格協商機制,實現了由過去乳企單方定價到多方協商定價、由市縣發布參考價格到全區統一發布參考價格的轉變,規范了生鮮乳購銷秩序,維護了購銷雙方權益。”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奶產業工作組相關負責人說。
寧夏金宇浩興農牧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金志華建議,進一步推動和完善三方定價,讓產業鏈各方都有發言權,從機制上保證交易公平。
一年來,全區奶產業利益聯結機制的備忘錄上,記錄了產業推進的印跡:
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聯合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工信廳、市場監管廳印發了自治區奶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機制成員單位及職責分工;
協調解決乳制品加工企業與養殖企業之間生鮮乳購銷矛盾糾紛13起,有力維護了生鮮乳購銷秩序……
去年10月,在吳忠市利通區召開的全區奶產業高質量發展現場觀摩推進會,明確發展路徑,提振奮進姿態:緊盯奶牛良種繁育、加工產能擴大、飼草結構調整、數字化管理、品牌宣傳培育、產業融合和風險防控7個關鍵環節,努力走出一條綠色、高效、循環、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一年多來,在省級領導包抓重點產業工作機制推動下,全區奶產業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強化要素保障,有力推動奶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推動重大項目建設,一年多來,各類主體投資建設的58個項目完成投資65億元。
強化金融等要素保障,截至目前,全區15家金融機構投入信貸資金69.85億元,推廣奶牛“活體質押”“購牛貸”“青貯貸”等產品,支持中小型種植養殖企業發展。
《2021年奶產業工作要點及分工方案》明確了自治區相關部門,有關市、縣(區)任務;自治區工信廳以獎代補1700萬元支持乳制品深加工企業轉型升級,自治區科技廳出臺《自治區奶產業高質量發展科技支撐行動方案》;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對接協調有關部門單位,落實奶產業發展用地、環保、用水等相關保障措施;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奶產業工作組建立“一月一調度,一季一匯報”制度,制定臺賬,掌握產業動態……
全速全力,落實落細,一項項具體舉措,推動全區奶產業發展成效明顯:良種繁育能力不斷加強;規模養殖場奶牛良種化率、機械化擠奶率、青貯飼喂比例均達到100%;生鮮乳抽檢合格率連續11年保持100%。
瞄準優質之路
“全國星巴克連鎖店使用的稀奶油三分之二由我們供應,喜茶里的厚乳、奶蓋漿,也是寧夏出品。”寧夏乳制品工業協會會長、寧夏塞尚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閆建國認為,只有把寧夏高品質牛奶變成高附加值產品,才能讓寧夏奶產業真正走向全國。
全區奶產業加工能力持續增強。新建蒙牛靈武、塞尚、億美等乳品加工項目5個,支持企業優化加工工藝和產品結構,加大高端乳制品生產;帶動89家飼草料種植加工企業實現產值122.6億元;32家包裝物流生產企業實現產值37.2億元。
一年來,全區奶產業高質量完成任務目標,但受疫情和國內外產業發展環境影響,還存在養殖周期較短、加工能力待提升、飼草料成本大幅上漲等問題和短板。
我區正積極申報“寧夏牛奶”農產品地理標志品牌,培育推介企業品牌。“寧夏是特侖蘇、金典、安慕希等高端乳制品的主要原料基地,但區域公用品牌缺失,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寧夏牛奶品牌的競爭力。”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說。
全區奶產業將以提升奶產業全產業鏈競爭力為核心,加強良種繁育,促進企業擴大產能,優化飼草種植結構,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加快推進數字化建設,切實加強乳品質量安全監管,實施“人才+奶產業”行動計劃,繼續強化要素保障,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
高端,正在融入一杯寧夏牛奶的風味。(記者 毛雪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