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壩總庫容997萬立方米,現已蓄水100萬立方米。”8月23日,寧夏六盤山水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廷華介紹,固原市黃河水調蓄工程主體已全部完工,并進入蓄水階段,將于明年全面發揮調蓄灌溉作用。
固原作為先行區建設主戰場之一,按照自治區“一帶三區”總體布局,圍繞自治區九大重點產業,布設了以種養為一體的肉牛產業,以冷涼蔬菜為主的綠色食品產業。但產業供水受工程供水短板影響,產業基礎不穩定。為此,固原市審時度勢,謀劃實施黃河水調蓄工程。
工程位于原州區黃鐸堡鎮何家溝村,主要由大壩工程、輸泄水建筑物工程、進水建筑物工程、泵站和管道工程四部分組成。其利用固海擴灌系統灌溉低峰期蓄水、灌溉高峰期向灌區供水,旨在解決原州區清水河河谷川地發展現代農業高效節水灌溉的水資源配置工程。
“工程建成后,可以保證自治區分配固原市的4800萬立方米黃河水得到充分利用,為原州區清水河現有揚黃灌區提供充沛的水量。借助何家溝水庫調蓄,新增灌溉面積,使原州區清水河產業帶高效節水灌溉面積達到27萬畝,為當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奠定水利基礎。”固原市政府相關領導介紹。
同時,黃河水調蓄工程可作為寧夏中南部城鄉飲水安全工程的應急備用水源,使黃河水與涇河水并網利用,達到“南調涇河水,北調黃河水,形成雙水源”的效果,徹底解決固原市城鄉安全飲水問題。并通過向西吉供水,保障葫蘆河川道區2.5萬畝高效農業用水需求。
“施工過程中,為了減少植被破壞,堅持水保與環保同步進行,開挖與修復同步推進,把人工治理與自然修復相結合,在原水庫的基礎上修建壩基,減少水土流失面積,保護了生態環境。”張廷華說。
在黃河水調蓄工程建設的同時,固原市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施何家溝流域生態治理項目。根據坡面、梯田、溝道不同地形條塊布局,選種丁香、山桃、元寶楓等15個不同顏色的樹種,生態治理面積2.5萬畝,形成錯落有致、色彩斑斕的景觀林帶。
“通過流域內植樹造林,涵養流域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給水庫提供一個清潔的蓄水環境;通過水庫蓄水,提高農業產業產能,并為流域植樹造林提供可靠的水源。”張廷華介紹。目前,何家溝小流域治理已全部完工,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凈化環境的生態效益已經初步顯現。(寧夏日報記者 剡文鑫/文 黨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