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記者從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獲悉,該廳會同農業農村廳印發的《關于化解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歷史遺留問題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將于2月1日正式施行。這意味著,寧夏將全力化解歷史遺留問題,推動農村宅基地“房地一體”確權全覆蓋、登記發證應頒盡頒。
據了解,此次出臺的《措施》有效期為5年,重點聚焦“一戶多宅”、繼承房屋占用宅基地、無權屬來源和權屬爭議、規劃建設手續不完善、空閑宅基地、改變用途、多(高)層多戶農民住宅等8類問題,按照“尊重歷史、保障權益,依法依規、穩妥審慎”的原則,逐一梳理政策依據,提出化解辦法、處置措施、頒證路徑。
《措施》明確,宅基地使用權堅持“一戶一宅”要求,原則上確權登記到“戶”;“戶”的認定以公安部門戶籍登記信息為基礎;同時應當符合申請宅基地建房的條件。生態移民、易地扶貧搬遷等,嚴格按照“一戶一宅”原則辦理確權登記。按照“房地一體”登記原則,因繼承房屋占用宅基地的,不論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還是非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含城鎮居民),同步登記房屋所有權和宅基地使用權,并注明宅基地使用權取得方式。
同時,《措施》落實了新《土地管理法》規定,將宅基地審批權限由縣級人民政府下放至鄉(鎮)級人民政府;堅持農民的事農民辦,充分發揮村集體作用,明確經農村集體或村委會確認宅基地權屬來源材料后,公告30天無異議或異議不成立的,并出具證明,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批準。
針對規劃建設手續不完善的問題,寧夏將區分不同情形,明確處置方式,在原城市、鎮規劃區內的,出具規劃認定或核實意見后辦理登記。
此外,《措施》還明確了不予確權登記的情形。對自然保護地內宅基地,目前只調查不登記,待有關管控政策出臺后再行開展確權登記;對亂占耕地及其它違法違規用地建房、違反生態保護紅線管控要求建房、城鎮居民非法購買宅基地、小產權房等,明確不予辦理登記。同時強調不得通過登記將違法用地合法化。(記者 趙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