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一個集成電路工廠從設備到廠調試,到小批量生產,再到量產,需要8至10個月時間,而且首期產品的良品率一般能達到88%已被認為很不簡單。
量產的時間能不能再縮短?良品率能不能再提高?
1月12日,在銀川中關村雙創園四周年建設運營推進會暨寧夏儲芯集成電路產業研發中心項目正式投產儀式上,寧夏儲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剛表示,該公司從設備到廠、再到量產僅用了3個月時間,首期產品良品率達到98%,并且在3個月內就完成了客戶驗廠,“這個速度幾乎是國內最快的!”王剛說。
當日,當寧夏儲芯科技有限公司與晨宸辰科技有限公司簽訂首期1700萬元的合同時,坐落在銀川市西夏區的中關村科技園內的寧夏儲芯科技有限公司2條微組裝生產線和1條多芯片封裝線也正式投產運行。
寧夏儲芯集成電路產業研發中心項目是寧夏第一個半導體封裝測試項目,填補了銀川市在芯片封裝測試領域的空白。落戶銀川,帶來的是國內頂尖的集成電路存儲產品設計研發、芯片封裝測試等完整的研發設計生產能力,產品可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電視電腦、汽車電子、數據中心和智能穿戴設備等。
該項目為何千里迢迢來到寧夏銀川?
2020年以來,寧夏把電子信息產業確定為九個重點產業之一,產業發展明顯提速。2021年,寧夏電子信息產業產值較2019年增長92.7%,兩年平均增長38.8%。目前,寧夏電子信息產業集聚態勢初顯,建成了銀川中關村創新創業科技園、銀川經開區育成中心、西部云基地等集聚區,培育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4家、自治區級企業技術創新中心35家、“專精特新”企業30家。國家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掛牌運營,成為全國4個試點之一,獲批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成為全國8個樞紐節點之一,承接國家“東數西算”戰略任務,是全國唯一的“交換中心+樞紐節點”雙中心省份。
王剛表示,銀川能源供應穩定安全、能源價格相對較低也是保障高端制造業發展的優勢所在,“我對寧夏研發中心項目非常有信心”。(記者 喬素華 實習生 郭小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