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秦勇,中共黨員,海原縣委辦公室副主任、機要局局長。先后在鄉鎮、縣政府辦、縣委組織部、縣委辦工作。
感言:寧掉皮肉不降標準、寧負自己不負人民,將一如既往默默奉獻,用實際行動詮釋公仆本色。
日前,剛剛返回海原縣的秦勇顧不上休息,連夜梳理此次海原縣黨政代表團赴福建和廣東開展閩寧協作和華潤集團定點幫扶對接推進活動的收獲和成果。
為期3天的行程,涉及漳浦和深圳兩場大型會談,“每一個細節都要考慮全面,以確保會談萬無一失。”秦勇介紹,此次會談主要圍繞產業發展、人才交流、基礎設施建設等從單一幫扶向“十四五”深度合作的全面轉變。“最終會談圓滿成功,而且成果豐碩,整體達到理想效果,沒有出現差錯,這是我最滿意的。”
像這樣每天工作量大、休息極少的節奏,是秦勇多年來的工作日常。他長期在文字材料崗位工作,把負重拼搏、無怨無悔的奉獻精神體現在工作和服務保障的一點一滴中。
在政府辦文秘崗位時,他對口服務農、林、水、扶貧、應急等部門,負責相關的材料、會務、事務等工作。白天下鄉,晚上起草文件、匯報講話,撰寫紀要等材料。時常還要應急值班,遇到突發事件整夜都不得休息。
一天深夜,海原縣城西邊四季鮮農產品綜合批發市場突遇洪水。正在值班的秦勇立即趕到現場,發現洪水是從西山下來的山洪,已漫沒了批發市場及附近的閩寧紡織園道路,情況危急。他迅速協調公安、消防、應急、住建等部門緊急搶險,調集裝載機將被困群眾全部解救出來,將洪水引流,保住了市場、工廠和當地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處理完這一切,已是次日上午。
為掌握全縣農業產業發展詳細情況,進一步優化產業發展扶持政策,秦勇跟著領導跑遍全縣所有行政村和80%的自然村。白天深入田間地頭、農民家中了解實情、聽取建議,晚上梳理匯總、整理資料,研究區市相關政策,起草政策文件。經過兩個多月調研,從1500多條意見建議中梳理出75條政策措施,并經20多次討論修改,最終一部既符合群眾需求又符合縣情實際的政策文件出臺,為發展壯大全縣畜牧、馬鈴薯、小雜糧、瓜菜、枸杞中藥材產業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寧睡地板,不負群眾,要想干好工作,就要多付出一些。”秦勇淡然面對。每當熬夜加班困倦不已時,他便在狹小的辦公室地板上鋪張報紙,小憩片刻繼續工作,直至把當天工作干完,把次日工作計劃做好才回家。由于長期加班,吃飯不規律,導致秦勇出現坐骨神經痛和胃底糜爛。但他從未因此掉鏈子,也沒有降低對自己的要求和對工作的標準。
“干工作沒有捷徑,只要功夫下到位,把業務做到極致,就是公務員對人民群眾最好的擔當。”秦勇說。(記者 王文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