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孜孜追求的理想社會狀態。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區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攻堅克難,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努力奮斗,堅持以先行區建設為統領,加快發展“九個重點產業”,大力實施“四大提升行動”“十大工程項目”,標準化衛生室、健康扶貧、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實現全覆蓋,鍥而不舍調結構、轉方式、換動能,步入發展“快車道”,跑出致富“加速度”,產業高質高效,城鄉宜居宜業,百姓富裕富足。
從工廠林立的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到霓虹閃耀的城市商貿新業態,從利通區五里坡奶牛養殖園區到中衛市沙坡頭區綠意盎然的蔬菜基地,從涇源縣群眾家門口的扶貧車間到平羅縣鱗次櫛比的小康樓宇,塞上東西南北,處處都能看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累累碩果。
今年前三季度,全區能耗強度同比下降1.9%;1至11月,全區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6.8%。
前三季度,全區實現生產總值3180.64億元,同比增長8.4%。1至11月,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25.05億元,同比增長3.7%。
1至10月,全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82.1%,黃河干流寧夏段穩定保持Ⅱ類進Ⅱ類出。
產業富民
成為硬核支撐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蚯蚓果蔬讓消費者吃出了‘小時候的味道’。請繼續發送水果西紅柿,從速發貨……”發微信的客商是北京新發地水果批發市場負責人,接到訂單的吳忠市點點紅現代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白宗英很興奮:“新發地水果批發市場是北京大型超市果蔬供應商,他們追加訂單,說明蚯蚓果蔬這條路走對了。”白宗英介紹,引入蚯蚓的循環施肥、生物凈化、物理改造模式,為農作物營造出良好的土壤環境,她帶領合作社社員種植60座大棚果蔬,大伙換了思想鼓了腰包。
在創建全國易地搬遷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區的路上,紅寺堡區提升枸杞產業競爭力,百瑞源兩條年加工3000噸枸杞原漿生產線全面投產;黃花菜大數據交易中心試運營,建成飛地肉牛養殖園區二期;做大紅酒養生休閑游,做精智慧民宿親子游,做活移民文化研學游,提升了移民小康指數。
萬涓成水,匯流成海。我區將產業富民作為支撐點和關鍵招,從“當好全國人民的‘大牧場’,讓高質高端成為寧夏牛奶的鮮亮名片”,到“賀蘭山東麓葡萄酒品牌價值位列全國地理標志產品區域品牌榜第10位”……我區因地制宜、規模經營、延伸鏈條,突出產業培育,激活百姓致富內生動力,成為全面小康的“硬核”支撐。
生態紅利
書寫厚重答卷
全面小康,貴在全面。多輪驅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應有之義。
清水河發源于固原市原州區開城鎮黑刺溝,是寧夏境內流入黃河最大、最長的支流。2011年,固原市和原州區兩級政府對清水河進行綜合整治。“持續治理10年,現在河水清澈見底,兩岸配套建成了健身步道,成了休閑的好地方。”72歲的李守財在清水河岸邊生活了大半輩子,看著河水變清,說出了幸福心聲。
打造綠水青山,共享生態紅利,是我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交出的厚重答卷。利通區郭家橋鄉清水溝村村民楊有忠每天帶著孫女,在清水溝東岸的健身步道上散步。“清水溝治理后,水干凈了,大家都喜歡來溜達。全面小康讓老百姓享受到了天更藍、水更清、食物更安全。”他說。
民生項目
托起穩穩幸福
如何在“住有所居”上持續發力,關系著千家萬戶的生活品質。
我區各地以人民為中心,奮力創造安居高品質生活。近日,銀川市委人才工作局、銀川房投公司組織194名創新型大學生宜居工程入選人員搖號抽選100套共有產權房,共有426名來銀創業就業的大學生享受到“暖心政策”。吳忠市緊盯“四通六有”完善配套,在公租房小區實施了天然氣、太陽能、寬帶互聯網、公交車“四通”工程。配套建成地下車庫、智能充電車庫、休閑座椅、文化長廊、休閑廣場、健身器材“六有”公共服務設施,小區內安裝了二代智能健身器材。
民生期許殷殷,小康未有窮期。在中衛市沙坡頭區迎水橋鎮迎水橋村,供水管網延伸到灶臺前。“這個自來水很甜”村黨支部書記王國華擰開家里的水龍頭,吮吸了一口水。他告訴記者,中衛水務公司通過延伸供水管網、一戶一泵,讓山區群眾喝上了安全水。
各地完善提升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暢通“骨干大工程”,疏通“毛細小血管”,民生項目托起百姓穩穩幸福。
鄉村振興
繪就小康圖景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成為現實后,我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瓜地里,老漢托起籃球大小的西瓜咧嘴笑著;打麥場上,金色的麥堆閃亮著豐收的顏色;農家院落內,老婦搖著扇子坐在樹蔭下乘涼……這樣的場景正以墻繪形式“躍”上利通區高閘鎮周閘村3隊農家房前屋后。中華傳統美德、移風易俗、家風家訓,一幅幅墻繪從巷口向村莊內延伸。
沿原州區頭營鎮福馬社區巷道前行,農家小院錯落有致,房前屋后干凈整潔。“通過清潔環境、美化家園,把農村打造成了文明新風尚的匯聚地。”頭營鎮負責人介紹。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銀川市圍繞打造西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和黃河“幾”字彎都市圈區域中心城市,發揮好“一帶一路”節點城市、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核心區作用;吳忠市推動資源要素集約集聚、產業發展協同互補、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生態環保聯保聯治,打造黃河金岸靚麗生態城市;固原市聚焦建設寧南水源涵養區和寧夏副中心城市,加快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步伐。
全面小康,讓陽光照亮了寧夏各族人民群眾的心。(記者 蘇峰)
城在綠中,水在城中。 記者 蘇峰 攝
大武口區星海鎮隆惠村香菇種植基地,村民們采摘香菇。2021年,大武口區大力推動產業富民,改造提升安置區設施農業,促進村集體和農民收入同步提升。記者 王曉龍 攝
記者近日拍攝的中寧縣恩和鎮紅梧村肉羊繁育場,這是該鎮為大力發展扶貧產業和村集體經濟而精心打造的現代化養殖繁育基地。記者 王曉龍 攝
校園足球強身健體。 記者 蘇峰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