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在吳忠市鹽池縣花馬池鎮皖記溝村的山藥存放地,層層壘起的白玉山藥為豐年添了份喜悅,讓村黨支部書記白云江堅定了種植決心,也讓村民在養殖灘羊的同時,多了一條增收途徑。
鄉村要振興,產業興旺是根基?!笆濉币詠恚瑢幭木珳示劢宫F代化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建設,以龍頭企業為依托,以產業園區為支撐,走好“生態路”,種好“搖錢樹”,打好“特色牌”,讓優質糧食、瓜菜產業更“綠色”,葡萄酒、枸杞產業更“紅火”,肉牛、奶牛產業更“牛勁”,灘羊產業更“洋氣”。
農業強,產業必須強。產業旺,鄉村振興才能更有底氣。今年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開局之年,寧夏要如何結合產業發展,寫好鄉村振興這篇“命題作文”,讓群眾吃上“產業飯”,踏實走好全面小康之路?
抓好契機,特色產業要“扎根”
在位于永寧縣閩寧鎮園藝村的寧夏犇旺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大棚里,此起彼伏的牛哞聲打破了清晨的寂靜。2019年,犇旺公司開啟“出戶入場”模式,吸納散戶將牛送到養殖場集中托管。
村民王俊是西吉移民,2017年,他返鄉貸款10萬元當起“牛倌”。新購的5頭母牛加上原有的2頭母牛,在第二年就產下7頭小牛犢,收入的7.9萬元不僅結清了牛款,還余下1萬多元。一年后,王俊將所有母牛送到犇旺公司托管,同時進入企業成為工人,每年除了賣牛犢收入,還能靠打工多掙一份錢。
產業發展是擺脫貧困的根本之策,也是鄉村振興的長遠之計。“著眼于我區鄉村振興建設長遠考慮,特色產業發展規劃還需進一步修改完善,特色產業發展的層次、規模、成效等也仍然有待繼續提升?!崩顭裎瘑T建議,要以“十四五”規劃實施和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進一步解決好我區特色產業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短板,主動優化產業內部結構和資源配置,整合各方面項目和資金,持續推進特色產業建設的措施落實,推進鄉村振興各類項目的深化落實。
“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參與,民營企業義不容辭?!蔽豪蛭瘑T建議,搭建有效服務平臺,引導民營企業投身鄉村特色產業、基礎設施改善工程和農村信息化建設項目。優化不同區域產業發展格局,避免同質化產業不良競爭,支持民營企業延長產品產業鏈,注重由初級農產品加工向精細農產品、特色農產品加工轉變,加快產業結構升級,積極帶動當地群眾增強從注重生產和規模的傳統思路轉化為注重市場和品牌的全新意識,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
提升技能,高素質農民賦新能
寧夏農墾賀蘭山農牧場的一棟設施溫棚內,紅彤彤的普羅旺斯水果番茄靜待采摘。自山東壽光培訓歸來,企業負責人梁振賢積極引進草莓、吊瓜等新品種和測土配方施肥等新技術,不僅一舉扭轉此前因種植品種單一等導致的效益下降,還吸引了周邊種植戶前來“取經”。
人是產業發展的關鍵。從種地是為了生存、吃飯,到把務農當成工作,“農民”正從一種身份轉變為一個職業?!霸谛掳l展階段,要堅決守住脫貧攻堅成果,開啟美麗鄉村振興,做好兩者之間的有效銜接,勢在必行?!秉S瑞貴委員建議,農民是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主體,要正確處理好政府主導與農民主體的關系,由政府采取各種措施引導農戶提高主體意識,扎實做好扶貧扶志扶智和人才振興的結合工作。同時,利用各種農業培訓機構提高農戶技能,為產業發展奠定人力資本基礎。
推進鄉村振興,更需要“土專家”“田秀才”。民革寧夏區委會也建議,積極組織農村致富帶頭人、村干部、職業農民外出學習先進技術,參與政府組織的農業生產、經營技能培訓,通過學習參觀先進生產模式,積累生產經營經驗技巧,帶動本地特色產業發展。對內加強人才培養,對外加大人才引進力度,用農民返鄉創業扶持政策紅利鼓勵走出去人才回家鄉助力發展。同時,采取“請進來”“走出去”“傳幫帶”等方法,幫助帶頭人逐步從“經驗型”向“知識型”“技術型”轉變,并建立基地“菜單式”培訓機制和科技人員、基地黨員人才和鄉土人才組成的培訓資料庫,依托遠程教育載體,讓每戶農民通過培訓真正掌握實用技能。
強基延鏈,現代化步伐再提速
在寧夏瑞豐源牧業有限公司的奶牛養殖場內,每一頭戴著電子耳標的奶牛都有各自專屬的電子數據檔案。飼喂信息中心軟件系統可以精確按照標準取料并配比投放,轉盤式智能化奶臺上則隨時監控產奶量、擠奶效率、擠奶事件率等數據。
這里肉眼可見的是高度現代化的科技、全自動養殖、擠奶流程,以及智慧管理的“數據?!?,看不見卻又無處不在的,是寧夏奶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寧夏農業農村經濟總量持續擴張,綜合實力顯著增強。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從2015年的487億元增加到2020年的710.14億元,“十三五”時期年均增長3.9%。其中特色優勢產業產值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比重達86.6%,為全區農業產業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
農業強,產業必須強。產業旺,鄉村振興才能更有底氣。“寧夏要繼續強化農業產業基礎地位,通過深入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加快推進農業產業現代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蔽簮廴何瘑T建議,從供給側、需求側兩端有效合理調整農業結構,搞活農產品供需大循環。加快發展糧經飼統籌、種養加一體、農牧漁結合的現代農業,促進農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
魏愛群委員同時建議,以農產品加工業為引領,加快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著力發展一批枸杞、肉牛和灘羊、奶產業、葡萄酒和綠色食品加工流通企業,提高農業科技含量,增強示范帶動能力和精深加工能力。鼓勵和扶持反哺農業的二三產業發展,形成農業行業與其他行業相互循環發展的良好格局。通過大力發展農產品流通銷售網絡和運輸體系,打造農產品專業市場、批發零售倉儲企業以及農產品實體店等方式,線上線下打通區內、國內和國外銷售市場,全面構建農產品消費循環新格局。(記者 張唯 李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