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下午,在中衛市沙坡頭區鎮羅鎮鎮羅村,村民朱建國在溫棚內忙活著,青椒青翠碧綠,長勢喜人。
“過年期間,種的火龍果已經全部賣完了。”朱建國笑著說,“現在生活越來越好了,在鄉村振興的大潮中,我們村的產業一天比一天好,之前我也在外面打工,現在村子發展環境越來越好,我選擇了返鄉就業。”現在的朱建國在鼎騰現代農業設施蔬菜標準化示范基地承包6座大棚,分別種植火龍果、青椒、黃瓜等反季節果蔬。
作為新時代的菜農,朱建國還特別注重技術業務學習,每周鎮里都會召開一兩次溫棚種植技術培訓,他都會準時參加,將關鍵數據、種植需要注意的方面記錄下來。
近年來,鎮羅鎮積極對接寧夏農科院、上海農科院、寧夏大學的專家學者,借助科研力量,建立鎮羅鎮設施蔬菜核心產區技術指導“專家工作站”,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研究解決生產技術難題,提高設施蔬菜種植的科技含量。根據農民需求服務,農時季節和茬口安排,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去年農業科技培訓人數達3000余人。
“組織新型經營主體外出考察學習,引入新品種新技術,提升鎮羅鎮設施蔬菜產業的發展水平。目前,培養科技創新人才8人,科技示范戶12戶。”鎮羅鎮黨委書記朱政祖說。
技術上有了師傅領進門,銷路上朱建國也不發愁。
鎮羅鎮積極拓寬市場,先后與廣州東莞建立長期供港蔬菜銷售鏈,建設3個大型蔬菜冷藏儲備包裝車間,每年銷售新鮮葉菜、西藍花等蔬菜19萬噸,主要銷往香港、澳門等地及東南亞國家。憑借瑞農、新匯發等合作社在全國各地成熟的市場資源優勢,引導扶持建立產銷機制,對外與外銷市場簽訂銷售合同,對內與農戶簽訂生產訂單,從而保障農戶種出適銷對路的蔬菜,確保產得出、賣得掉。
“提前一天摘好要賣的蔬菜,裝箱后打一個電話,第二天收菜車直接開到大棚旁,不愁沒有銷路。”朱建國說。
目前,鎮羅鎮電商蔬菜銷售平臺逐步擴大,瑞農、平順發、新匯發、鼎騰合作社等利用電商銷售網絡信息平臺,年銷售量達到50噸。朱建國的賣菜之路也即將從打一個電話升級到指尖輕輕一點,設施蔬菜大棚架起越來越多群眾的“電商致富夢”。(記者 何耐江 文/圖)
朱建國正在進行田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