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年時光,大規模的鐵路建設在寧夏大地高歌猛進,列車前行的咔嗒聲,激勵著這片熱土。一次次的里程碑式的進程織就了鋼鐵“動脈”,為寧夏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汩汩活力。
1954年,包蘭鐵路開工建設。1958年8月1日,包蘭線全線通車典禮在銀川舉行,這條交通大動脈橫貫中國西北。
1975年9月21日,銀川至北京169/170次直通旅客快車開行。
1988年8月29日,銀川車站新站舍竣工,第二代銀川火車站交付使用。
1995年6月8日,寶中電氣化鐵路建成通車。
2011年1月11日,太中銀鐵路開通運營儀式在銀川車站舉行,這條鐵路連接山西、陜西、寧夏三省(區)。
2011年4月1日,由銀川發往北京西的旅客列車升級為T275/276次特快旅客列車,使銀川至北京的運行時間縮短近6個小時,結束了寧夏沒有特快列車的歷史。
2019年12月29日,銀蘭高鐵銀川至中衛段開通,但它僅在寧夏境內運行,寧夏人“坐著高鐵看中國”的夢想還未實現。
2020年12月26日,銀西高鐵開通運營,全區鐵路總里程達到1656公里,其中高速鐵路317公里,寧夏正式融入全國高鐵網。
每一個歷史的足音,都是寧夏人民對經濟社會發展深切渴盼的回應。目前,寧夏在建鐵路2條,分別是中蘭高鐵、包銀高鐵銀川至惠農段,預計于2022年、2024年建成通車。屆時,寧夏將建立起向西南、向北的快速通道,進一步融入全國高鐵網。
一次次的蝶變,讓我們看到寧夏的跨越式發展;一條條通往全國各地的鐵路,凝聚著建設者的汗水,承載著寧夏人民對美好未來的向往。(記者 王鼎)
1954年,包蘭鐵路動工建設,在施工條件極其困難的情況下,廣大建設者們披荊斬棘、夜以繼日,把一道道鐵軌向大漠深處延伸。劉勛華 攝
1958年銀川站正式投入使用,這是第一代銀川火車站。車站集客、貨運于一體,站房總面積3168平方米,有南北兩個候車廳,站場到發線9條,客運站臺2座。溫炳光 攝(攝于上世紀70年代)
經過4年的艱苦鏖戰,包蘭鐵路于1958年7月30日在銀川成功接軌,同年8月1日,南北兩段的第一列火車對開,包蘭鐵路正式通車。朱康洛 攝
1964年10月1日,銀新鐵路正式通車。買世杰 攝
1975年9月21日,銀川至北京169/170次直通旅客快車開行。鄧尚喜 攝
1988年8月29日,第二代銀川火車站竣工交付使用。站舍總面積7244平方米,設站臺2個,內有正廳、南北候車廳,軟席候車廳等功能分區,能同時容納1200名旅客候車,成為當時銀川市乃至寧夏的標志性建筑物。記者 王猛 攝(攝于上世紀90年代末)
1994年6月10日,寶中鐵路全線鋪通。1995年6月8日,寶中電氣化鐵路建成通車。記者 王猛 攝
2011年12月15日,位于銀川市西夏區興州北街的銀川火車站完成了歷時近20年的歷史使命,位于上海路的銀川火車站新客運站房正式投入運營。記者 馬楠 攝
2019年12月29日上午11時27分,從銀川開出的C8201次動車組緩緩駛出銀川站,銀川至中衛高速鐵路開通運營。記者 馬楠 攝
2020年12月26日,銀西高鐵開通運營,寧夏正式融入全國高鐵網。記者 王鼎 黨碩 攝
(載《寧夏日報》12月31日12版,原標題:從包蘭鐵路到銀西高鐵 寧夏鐵路的逐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