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喝金絲黃菊配枸杞的美女們,一定要嘗嘗咱們寧夏特產!”7月28日,閩寧禾美電商扶貧車間,“巧媳婦”馬燕對著鏡頭熟練地向網友“安利”當季農產品。過去只會種地帶娃的她沒有想到,有一天自己能從深山走進工廠,還坐上直播臺,當起了帶貨“女主播”。
馬燕自小生活在寧夏固原山區,娘家地處西吉縣偏城鄉偏城村,20歲光景嫁到原州區中河鄉紅溝村?!捌牌偶矣?0畝地,種些麥子、胡麻、洋芋、豆子。干旱少雨的年份,根本收不了多少糧食?!痹隈R燕的印象中,算上娘家的收成,一家十幾口,一年收入最多也就兩三萬元。
2012年,趕上寧夏生態移民搬遷的好政策,馬燕舉家遷至戈壁灘上建起的新“綠洲”——銀川市永寧縣閩寧鎮原隆村。定居之后,馬燕一家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到一系列扶貧政策,生活慢慢有了盼頭。
對未來,馬燕內心有期待,也有顧慮?!耙恢痹谏嚼铮瑳]見過世面,只會種地,搬下來以后靠什么生活?”那時,女兒出生才40天,馬燕在家帶娃種地、侍奉公婆,一家人的生計基本靠丈夫外出打工維系。她以為,一輩子就這樣了。
這幾年,閩寧鎮產業扶貧項目遍地開花。“企業+扶貧車間+貧困戶”的模式,讓貧困勞動力得以就地就近轉移就業。
2019年8月,禾美電商扶貧車間落戶原隆村,一紙招聘讓馬燕燃起邁出家門的希望。但她也有些忐忑,“因為沒上過學,怕干什么都不順,還擔心被人歧視?!?/p>
很快,馬燕的擔憂就煙消云散。在扶貧車間,馬燕不僅學會了農產品分揀、打包等技能,還獲得了不少培訓機會?!爱a品名稱怎么寫,功效是什么,電腦怎么用,這里的負責人徐姐都會耐心地教我們?,F在,廠里什么工種,我都能干?!?/p>
今年4月,扶貧車間轉變銷售思路,組建“巧媳婦”直播團隊,希望通過電商平臺,將寧夏農特產品賣到全國。馬燕成了這支“網紅”團隊的骨干,短短3個月,攢了不少粉絲和回頭客。工作漸入佳境,馬燕也變得越來越自信。
“一天的工錢是80元,算上賣貨的提成,月收入大概有3000元?!瘪R燕粗略計算,如今夫妻倆的年收入少說也有四五萬元。就業一人,脫貧一家。目前,閩寧禾美扶貧車間共錄用原隆村員工52人,其中建檔立卡44人,90%為女性,平均工資可達到每月2400元。
扶貧車間不但照亮了貧困戶的致富路,還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留守婦女”“留守兒童”問題。福寧村的馬紅梅也是其中的受益者,今年6月剛到服裝企業富貴蘭(寧夏)實業有限公司做車工,第一個月就領了1600元工資,“孩子放暑假了,還能帶到廠里寫作業。”平時,富貴蘭還設有“4點半課堂”, 安排專人接員工子女放學,聘請老師輔導作業。
家門口上班,帶貨帶娃兩不誤,也讓馬燕格外安心:“中午休息時間,騎車回家就能給娃做飯,一點都不耽誤。一放假,我把兒子送進補習班,自己專心直播?!瘪R燕說,從前家里窮上不起學,一直是心里的遺憾,幸運的是現在有了事業,人生也有了方向,她希望孩子們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我有了夢想,我的孩子們也有了夢想!”(天目新聞 記者 余家鋒 甘恬 石怡鋒 寧夏日報記者 瞿學江 李衛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