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奮斗者,黨和人民永遠銘記在心。”
9月27日晚,王學紅手捧“最美奮斗者”榮譽回到同心家中,在心中告慰獲獎者——已離世近2年的丈夫李進禎。
在李進禎生前伏案工作的電腦桌前,王學紅將證書、獎章等一一擺放整齊,證書一角還悉心別著丈夫的證件照片。
王學紅告訴記者,李進禎能和黃繼光、焦裕祿、雷鋒這些響亮的名字共享這一殊譽,她為丈夫感到“特別驕傲”,“最美奮斗者”的榮譽是全家人“幾輩子的光榮”。
就這樣,在新中國70年群星璀璨的歷史星河中,再添李進禎這樣一顆閃亮的星,被世人深情仰望。
生命最后仍奮斗
李進禎生前擔任同心縣興隆鄉民生保障服務中心主任兼財政所所長,負責全鄉的民政、會計、后勤工作,還代管村級財政。
2017年10月25日,李進禎因勞累過度誘發心肌梗塞而不幸離世,終年50歲。
日前,記者走近李進禎生前所在的辦公室,發現這位已故干部的工作崗位牌依然在室內靜靜擺放,照片上的他身著白襯衣、系著紅領帶,繼續神情豁達地“接待”著每一位辦事群眾。
現任民生保障服務中心主任馬風彪告訴記者,興隆鄉繼續保留李進禎的工作崗位牌,就是為了號召廣大干部永遠學習他那股“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奮斗者精神。
走進李進禎生命的最后一天,人們發現他確實奮斗到了最后一刻——
那是一個秋涼似水的清晨,李進禎和往常一樣第一個到單位上班,坐在辦公桌前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不一會兒,一位同事發現李進禎臉龐突然漲得紫紅,豆大的汗滴迅速淌了下來,手捂胸口呻吟起來。
同事們迅速將李進禎送往同心縣城救治,后因病情危急又轉院至銀川治療。
當天下午5時30分左右,李進禎因醫治無效離開了他為之奮斗一生的世界。
病危期間,李進禎還不忘向同事囑托著鄉上沒交的電費、沒做完的賬目、沒有完成的住房補貼表……
“麻煩你們代我向單位請個假,別把工作給耽誤了。”這是李進禎離世前說的最后一句話,病危之際他心中裝得依然還是公事。
王學紅清晰地記得,李進禎離世前三天臉色蒼白得厲害,她還勸說丈夫注意休息。
“等我把手頭工作忙完了再說!”李進禎答復妻子道,沒想到幾天后夫妻二人便陰陽相隔。
在李進禎離世的2017年,興隆鄉脫貧攻堅工作進入關鍵之年,工作繁忙之極,尤其是6至10月份,他經常加班到很晚才回家,第二天卻又總是第一個到單位。
“他性格‘一根筋’,干工作一定要做到最好!”王學紅最了解丈夫的性格。
家國難兩全。在被虧欠的妻子和孩子面前,李進禎會說:“國家給我付了一份薪水,我就應該履職盡責。”
“‘最美奮斗者’的稱號,他完全擔當得起。” 王學紅說,李進禎是在用生命書寫一名奮斗者的史詩。
奮斗者之“美”
“很面善”“和藹”“有修養”……談及李進禎,熟悉他的人總會想起他那張不時微笑的國字臉龐。
王學紅說,李進禎參加工作后,30年如一日奮斗,他的奮斗歷程充滿了“真善美”!
興隆鄉地處同心新區,近年來伴隨著如火如荼的基礎設施建設,拆遷、征地力度很大,矛盾糾紛不少。
面對“難纏”的上訪戶,無論對方態度多沖,李進禎不躲不藏,微笑接待不說,還主動邀請對方來辦公室喝茶“扯磨”,直到問題解決。
對于李進禎的“高超”群眾工作藝術,興隆鄉的同事們沒有不佩服的,“群眾都特別喜歡他。”
“我是農民的兒子,不能忘本,不然就對不起自己的出身。”每每有人向他請教群眾工作秘訣,李進禎表示“情”是關鍵,方法其次。
在新生村,村民馬俊是有名的困難戶:子女上學開銷大,房子破敗開裂,家里還常年背著外債。
2015年,李進禎主動為馬俊擔保,貸得3萬元養牛4頭,次年便賺了1萬多元,幫助這家人走上了小康路。
作為一名財務人員,李進禎經手的扶貧款項成千上萬,經他一筆筆審核撥付,幫助貧困群眾找項目、辦貸款、促增收,為扶貧攻堅提供足額資金保障。
然而,就在這間鄉財政所所長的辦公室中,沙發已被坐得塌陷成坑,不得已用一沓報紙填充,繼續超期“服役”。
對群眾大度,對自己嚴苛。在興隆鄉,李進禎管錢管物,在扶貧領域常常“一擲千金”,自己卻始終保持著兩袖清風,去世時家里還背著10余萬元貸款。
“一個人抱著良心上路,就像騎車摸著閘,這樣才能走得穩當、行得安心。”這是李進禎的一句座右銘。
更多的“李進禎”在接續奮斗
李進禎去世后,家里的頂梁柱塌了,然而社會各界迅速施以援手,讓一家人感受到了濃濃暖意。
今年夏天,李進禎之子李浩楠以優異成績考入鄭州大學“工程力學”專業。
“絕不能讓優秀共產黨員的子女因為學費問題而自卑!”今年“七一”,吳忠市政府負責人拉著李浩楠的手說,“今后讀到哪個階段,就把你供到哪個階段!”
開學前夕,吳忠市各界就已捐款2.5萬元,為李浩楠籌措了足額學費、生活費。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為人民服務!”面對黨和政府無微不至的關懷,剛剛成年的李浩楠寫下了這樣的人生信條,決心沿著父親的足跡繼續努力。
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領獎期間,王學紅特意向雷鋒班第26任班長、雷鋒生前所在部隊代表張陽問好,并要來一份大會發言材料。
期間,王學紅還與李雪健、張海迪等“最美奮斗者”合影留念。
李進禎獲得的證書和獎章。圖片由李進禎家人提供
與這些“最美奮斗者”主動交流,王學紅一方面出于內心的崇敬之情,更重要的是想讓他們身上的奮斗精神發揚光大。
王學紅說,作為同心中學一名語文老師,她想借用雷鋒班班長的心路歷程,教育自己的學生爭做新時期的雷鋒;以李雪健、張海迪的事跡,教育學生們自強不息、愛崗敬業,使他們認識到“幸福是奮斗出來的”。
李進禎去世不到一周,同事馬風彪接替他的崗位開展工作。
和前任一樣,馬風彪也是“蠻拼的”,經常加班到深夜,有時就在辦公室將就一宿:為建檔立卡戶每打一次補助款就要經手上百個賬號,他都會一一核實,并親赴銀行打款;一次次奔赴玉米地里,現場查看秸稈打捆情況,作為補助資金的兌付依據……
在馬風彪的參與落實下,今年7月興隆鄉李堡村扶貧車間建成投產,解決了當地40多名婦女的就業問題,她們人均月收入可達3000元左右。
今年9月18日,馬風彪80多歲的老母親不慎摔倒,髖關節骨折,送到醫院后昏迷不醒。
身為家中獨子,馬風彪只得請假與妻子輪流照顧母親,忙得拉不開拴。然而,一旦單位有財務問題需要處理,他總會第一時間驅車返回辦公室……
李進禎生命雖息,“李進禎們”依然奮斗不止!
載譽而歸,告慰英靈。 (記者 杜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