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放】6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銀川市西夏區源石酒莊葡萄種植基地,他遠眺巍巍賀蘭山,聽取賀蘭山生態保護和環境綜合整治情況匯報。習近平指出,賀蘭山是我國重要自然地理分界線和西北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維系著西北至黃淮地區氣候分布和生態格局,守護著西北、華北生態安全。要加強頂層設計,狠抓責任落實,強化監督檢查,堅決保護好賀蘭山生態。
在葡萄種植園,習近平同正在作業的工人和技術人員交流,了解葡萄種植技術、產品銷路和收入情況。習近平強調,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葡萄酒產業大有前景。寧夏要把發展葡萄酒產業同加強黃河灘區治理、加強生態恢復結合起來,提高技術水平,增加文化內涵,加強宣傳推介,打造自己的知名品牌,提高附加值和綜合效益。
笑容掛在黝黑的臉上,藍賽酒莊工作人員把第192箱紅酒搬運到貨車上,敲了敲貨車車窗,“直接發往四川”。
“唱支山歌給黨聽……”志輝源石葡萄種植基地,種植工人蘇金萍嫻熟地為葡萄枝抹芽,嘴里哼唱著歌曲。
“好,就這個姿勢,不要動!”以志輝源石酒莊做背景,一名工作人員給4名游客留下美麗倩影。
6月15日,賀蘭山下,葡萄架旁,西夏區干部群眾干勁十足。
“沒想到能親眼看到總書記,他和電視里一樣慈祥。”回憶起6月9日見到總書記的情景,蘇金萍仍難以抑制自己激動的心情。
2000年,蘇金萍自發從固原市移民到西夏區,在志輝源石酒莊打工。剛搬來沒多久,一場大風卷起飛沙走石,甚至把一棵樹連根拔起。“環境不如老家。”要不是每月打工有一份穩定的收入,她就打道回府了。
2009年,她被調到志輝源石葡萄酒種植基地,種植葡萄樹和其他樹木。拿著尺把長的葡萄幼苗,她不相信它們能在滿是砂石的地里存活。葡萄苗一天天茁壯起來,她欣喜地見證著賀蘭山腳下孕育出的這份奇跡。
經過長期生態修復治理,賀蘭山東麓35萬畝荒地變成了樹木、綠地和釀酒葡萄園。葡萄園采用節水滴灌的方式,畝灌水量只有160立方米至300立方米,每畝卻能產出價值3萬元至5萬元的葡萄酒,形成了銀川平原一條美麗的生態屏障。
蘇金萍說,觸手及綠、抬頭望山,生態環境徹底改善的同時她和丈夫每月固定收入6500元,兒子大學就讀,一家人生活和美。
志輝源石酒莊是西夏區鎮北堡鎮昊苑村第一所酒莊,目前該村共建有17家酒莊。酒莊共提供就業崗位3000多個,就業者多為西夏區鎮北堡鎮、永寧縣閩寧鎮、賀蘭縣洪廣鎮的村民,其中昊苑村村民300多名,依靠葡萄酒產業,他們每人年收入4萬元至5萬元。
好環境吸引游客紛至沓來。志輝源石酒莊一年接待游客15萬人次。最近一周內,外省市考察團、客商接踵而至,游客日均1000多人次,網上葡萄酒訂單大增。
“我們要牢記總書記囑托,繼續以生態環境修復治理作為發展方向,打造中國的葡萄酒文化、創造中國的葡萄酒品牌。”志輝源石酒莊副總經理肖喆說。
西夏區主要負責人表示,西夏區將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大力推進賀蘭山東麓生態保護區環境整治和淺山區生態恢復治理,重點建設蘇鎮路旅游生態廊道、西部水系生態廊道、葡萄酒長廊生態防護林等綠化工程,筑牢銀川都市圈西部生態屏障,同時全面擴大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品牌建設。
“我們要按照總書記的指示,發揮產區資源稟賦優勢,走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發展之路,使賀蘭山東麓形成一條靚麗的葡萄酒與生態保護、文化旅游融合的生態保護線,推動寧夏葡萄酒飄香全國、走向世界。”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產業園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記者 喬素華 王婧雅)
6月17日,賀蘭山東麓葡萄種植區郁郁蔥蔥。該產區釀酒葡萄種植面積達57萬畝,建成酒莊上百個,年產葡萄酒1.2億瓶。記者 王洋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