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記者采訪獲悉,今年以來,中寧縣瞄準市場導向,積極調整產業結構,開展壓砂地輪作休耕,壓減硒砂瓜種植面積12萬畝,切實提高硒砂瓜品質和品牌知名度,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硒砂瓜是中寧縣除枸杞之外的主要特色產業,去年種植面積達39萬畝。由于多年來硒砂瓜的連續播種,沒有輪作休耕,使土地板結、地力下降,引發病蟲害加重、品質降低、硒砂瓜滯銷等一系列問題。“硒砂瓜產量提高了但是品質下降了,徐套鄉的瓜降到1公斤0.1元,滯銷嚴重。”中寧硒砂瓜產業經紀人兼文興硒砂瓜購銷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袁海文說,他種植硒砂瓜14年來,年收入從最初的五六萬元逐年增加到六七十萬元。但近幾年土地老化引起硒砂瓜果斑病等病害,死秧爛顆的現象比較普遍,今年他積極響應當地政府號召,讓300畝瓜地中的100畝休耕,200畝輪作改種黑小麥。“讓農田休整休整,科學種植,雖然短期看收入有所下降,但以后硒砂瓜的品質會更好,價格自然會上去。”袁海文說。
中寧縣把壓減硒砂瓜種植作為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業增效、農民持續增收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產業來抓,瞄準產品品質“生命線”,加快特色產業質量提檔升級。今年,該縣將地力條件差的老砂地開展輪作休耕,計劃種植硒砂瓜27萬畝,較上年減少30.77%,以實現品質提升。該縣建設硒砂瓜標準化生產基地15萬畝、示范基地3.5萬畝。推行龍頭帶動、富硒農產品標準化生產、質量追溯、訂單生產和優質優價收購的品質品牌保障機制,創建富硒硒砂瓜產業示范園3個3000畝,做好產業調整加減法,促進硒砂瓜產業永續發展。(記者 王文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