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娃和藏族同胞合影留念。
正在漂流黃河的王海娃。
10月18日,90后小伙王海娃回到銀川,給為期4個月的黃河漂流畫上完美的句號。在漂流黃河的這段日子里,一路險象環(huán)生,也遇到過多次溫情相助。10月19日下午,記者來到王海娃家中,聽他分享這一路的故事。
一個偶然契機漂流黃河夢想開始燃燒
原本就從事旅游業(yè)的王海娃,很早就對戶外運動產(chǎn)生了興趣,早在6年前,因為一個偶然的契機,他開車經(jīng)過黃河大橋時,看著壯觀的黃河,王海娃突然萌生了一個想法——“如果能在母親河里漂流,該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
漂流母親河的想法,像一顆種子在王海娃的心中悄悄萌芽,為了讓夢想成真,6年來,他一直堅持鍛煉身體,學習戶外知識,等待機會的來臨。
2020年初,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旅游行業(yè)受到很大沖擊,王海娃在景區(qū)經(jīng)營的項目也被迫關(guān)閉,有了時間,他決定利用這段時間實現(xiàn)多年的夢想。
3月底,王海娃開始了準備工作,他先在網(wǎng)上查找之前的黃河漂流者,循著帖子找到本人,虛心求教,吸取經(jīng)驗。“用什么樣的裝備,帶多少物資,在什么位置下水最合適,沿途有哪些要注意的,這些都要提前弄得一清二楚,來不得半點馬虎。”王海娃說。
6月20日,說服了一直反對的父母,帶著妻子的牽掛和祝福,王海娃來到北京路和賀蘭山路交界處的黃河岸邊,正式開啟了為期4個月的黃河漂流之旅。
幾次險象環(huán)生,冷靜就是最好的救援
對于王海娃來說,黃河漂流的第一個關(guān)鍵詞就是“險象環(huán)生”。
怎么個“險”法呢?這要從他的漂流計劃說起。為了能夠順利地漂流完全程,王海娃把整個漂流分為兩個部分,首先從銀川出發(fā),往黃河下游漂流,直到入海口,然后折返回銀川,再往黃河上游漂流,直到源頭,在他看來,下游漂流是為上游漂流做的“練手”。
到了上游漂流階段,危險幾乎潛藏在每一個河道和峽谷中,其中讓王海娃至今記憶猶新的,是青海境內(nèi)的兩處峽谷。
到達青海境內(nèi)的官倉峽時,水流十分湍急,急流將王海娃的小船打翻,他也從船上被掀了下去。“當時第一反應,就是抓緊時間把船扶正,盡快爬上船。”王海娃說,當時,他緊緊抓著船槳,準備從船底下翻身上去,沒想到迎面一個大浪,又把他掀了下去,連續(xù)努力了兩次,他才順利回到船上。“為了迎接下一個大浪,我只能平趴在船上,盡可能地降低身體的重心,防止再次被掀下去。”
另一處,則是青海境內(nèi)的拉加峽,這是黃河上游最危險的一處峽谷,曾有多名漂流者在此折戟而歸。這條峽谷最窄的地方不到20米,呈“之”字型,水流特別湍急,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漩渦,王海娃漂流到此,漩渦帶著他的小船撞向兩側(cè)的懸崖,崖壁上翻起一層卷皮浪,將他從小船上打了下來,落入了漩渦中。“當時遇到這種事情,雖然很緊張,但總體來說還是冷靜的。”王海娃說,他一直緊緊抓著船槳,耐心等到漩渦里水流不那么急的時候,趕緊放開船槳,用牽引繩攀住船身,用最快速度爬了上去。
“如果說這次漂流給我?guī)砹耸裁矗矣X得最重要的就是意志力更加強大了,一路上好幾次遭遇危險,我都嘗試著冷靜下來,用最快的速度想出應對方式,這個過程讓我不斷成長。”王海娃說。
一路溫情滿滿,接受和給予一樣暖心
有險象環(huán)生,自然也有溫情滿滿。漂流黃河的過程中,無論是始終在直播間里陪著他、驅(qū)車幾十公里來為他送食物和物資的網(wǎng)友,還是邀請他去自己的民宿住宿、給他傳授許多漂流經(jīng)驗的漂流界前輩,抑或是主動邀請他去家中做客的當?shù)鼐用瘢冀o王海娃這段黃河漂流之旅添加了幾分柔情。
在漂流黃河下游階段經(jīng)過壺口瀑布時,曾經(jīng)駕駛摩托車在此飛躍黃河的達人朱朝暉邀請王海娃到他的民宿做客,帶著他在壺口一帶游覽了一番,還把壺口一帶的峽谷、河道等信息都告訴了他。“我還認識了漂流黃河的前輩,他們把自己印象中哪個峽谷水流比較急,哪個地方浪比較大,等信息都耐心地告訴了我,讓我受益匪淺。”王海娃說。
除了網(wǎng)友的支持和前輩們的支援外,在黃河上游漂流時,王海娃還被當?shù)啬撩竦馁|(zhì)樸和熱情深深打動了。漂流黃河全程第56天的時候,王海娃來到四川省阿壩州的唐克鄉(xiāng),黃河邊上的牧民看到他后,邀請他到自己家中做客,感受當?shù)氐娘L土人情,還為他端上了熱氣騰騰的酥油茶和藏粑。
被溫柔以待的王海娃,也沒有忘記對別人伸出援助之手,在漂流到達北武當山一帶時,他遇到了一名只用兩個汽車輪胎就來漂流黃河的小伙子,這個小伙子的全部家當就是兩個輪胎和一大包物資,前面一個輪胎是坐人的,后面一個輪胎裝著物資,小伙子就坐在輪胎上劃槳。“他這個裝備,在平緩區(qū)還可以,到了前面的大峽谷就太危險了,沒辦法繼續(xù)漂。”王海娃惦記著他的安危,主動提出把他帶到中衛(wèi),避過沿途比較危險的地方。
收獲頗多,畫下人生精彩一筆
“曾經(jīng),我以為自己很了解黃河,可是這一趟漂流下來,我才知道,自己對黃河真是一無所知。”結(jié)束了全程5400公里的黃河漂流,于10月18日到達銀川的王海娃發(fā)出了這樣的感慨。
他告訴記者,這一路“漂”來,自己收獲頗多,親眼看到了黃河的源頭和入海口,了解了許多黃河兩岸的典故。
除了增長見識之外,王海娃也結(jié)識了一些朋友,他稱之為“貴人”,而始終支持自己的妻子、默默點贊的父母、一路同行的助手,還有許許多多的陌生人,也用自己的方式讓王海娃的夢想之路更加順暢。
而對于王海娃來說最大的收獲,則是自身的成長,如果說,在這次漂流之前,王海娃只是一個熱愛戶外運動的90后小伙,那么有了這次經(jīng)歷,他在面對任何困難時,都會想到自己是如何冷靜對待最危險的時刻,從而涌現(xiàn)出勇氣。“這將是我人生中最精彩的一筆。”他說。
下一步,王海娃還將到新疆羅布泊去走一走,了解一下當?shù)氐娘L土人情,也為下一個夢想的實現(xiàn)探一探路。(記者 吳璇 田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