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玉樹曲麻萊縣約古宗列曲,黃河源頭之一,時間將定格在這一刻。
8月14日11時,正午的陽光打在寂靜的山谷上,四周安靜極了,站在黃河源頭,海娃難掩興奮和激動:“黃河源,我們來了!”
不遠處,“天下黃河第一橋”似乎在向他招手。“就是這里了,地勢平坦,水流適中。”兩塊面包,一瓶礦泉水,簡單補充能量后,海娃帶著他的愛犬出發(fā)了,一條彩色皮劃艇漸漸消失在視野中……
從銀川出發(fā)56天后,海娃開啟了第二階段挑戰(zhàn)黃河漂流。
與黃河結緣,海娃萌生了黃河漂流的想法
“中等身材,瘦瘦的,但動作很矯健,在水中幾乎是人船一體。”這是抖音直播間里,網(wǎng)友對海娃的第一印象。
海娃原名叫王海娃,4歲時隨父母從陜北來到銀川,在他的記憶中,他和黃河水有著說不盡的緣分。“小學二年級,我就會游泳了,家門口的小水溝,也是黃河水流過來的,多么湍急的水流我都敢下去。”
來到銀川后,巍巍賀蘭山和72連湖,讓他欣喜若狂,游泳、劃船、露營、登山、徒步……他漸漸愛上了戶外探險運動,對于常人來說,這是一項勇敢者的游戲。
6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海娃萌生了黃河漂流的想法。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夏日,他和表哥帶著一艘充氣船去湖里漂流,正好路過黃河。
看著不遠處奔流不息的黃河水,海娃平復的心中恍然激蕩。“以后有機會我們一起漂黃河怎么樣,只要能漂一兩百公里也行,穿上救生衣,搭乘小舟,漂流于黃河之間,帶上自己的愛犬……”為了這一夢想,海娃默默等待著。
最近幾年,海娃距離實現(xiàn)夢想,又近了一步。“我和黃河真的很有緣分,在艾伊薰衣草莊園,當我開始經營沙灘車的時候,才知道我工作的地方,不遠處就是黃河,當時開心極了。”每天下班后,海娃都到黃河邊走一走,每天他都渴望著有一天能與激情相伴,與大自然真情相擁,完成黃河全程漂流。
“坐在小船上,利用船槳掌握好方向,在時而湍急時而平緩的水流中順流而下,在與大自然抗爭中演繹精彩的瞬間,這就是漂流探險,去沒有人去過的地方,去常人不敢去的地方,去探索未知的領域。”海娃說。
喝下一口黃河水,海娃從銀川黃河岸邊出發(fā)了
海娃從未想過,自己會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夏天作出決定。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各大景區(qū)暫停接待游客,海娃一時閑了下來。
在黃河邊空曠的地帶,他開始籌劃自己的探險之旅。搜集水文資料、研究地圖、咨詢專家、試水訓練等,他整整準備了3個月。手機地圖軟件里的標記密密麻麻,包括急流還有要繞過的水電站、浮橋等,尤其是標注的急流位置和系數(shù),他諳熟于心。
一條皮劃艇,一頂帳篷,一個手機支架,一個可以360°拍攝的全景相機,還有他的愛犬……萬事俱備,海娃開始了探險之旅。
今年6月20日,海娃以黃河岸邊那片熟悉的水域為起點,喝下一杯黃河水就出發(fā)了。這杯黃河水對于海娃來說,意味著“壯行、提氣、留戀、祝福”。
陪伴他的那條小狗名叫“辣條”,平日里就與海娃形影不離,“小動物也是有感情的,我走了,它也一定會很寂寞,如果繼續(xù)把它關在籠子里,就像我們被關在家里一樣,它也應該享受自由,在船上有了它陪伴,我也不會寂寞,危險地帶我會讓它待在后援車里”。
他穿上救生衣,給“辣條”也穿上救生裝備,打開手機直播一路漂流。按照海娃的計劃,完成此次黃河全程漂流,他分兩個階段進行:先從銀川漂到山東東營黃河入海口,再從黃河源頭漂回銀川。第一階段總路程2000多公里,漂流出發(fā)后,他的發(fā)小李小軍一路開著后援車跟隨,用對講機和他聯(lián)系,一路上探路、做飯,確保他的人身安全。
“我會根據(jù)戶外軟件提前判斷急流,能否漂流基本上都在我的把握之內。往入海口劃行時屬于下游階段,多經過平原地區(qū),水流平緩,這一段主要是為了訓練體能,也為了積累經驗,畢竟從未在黃河上漂流這么遠。”海娃說。
起初,父母特別反對他冒險,聽說他要漂流黃河,新婚一年多的妻子生氣了,連續(xù)好幾天不理他。“后來看到他如此執(zhí)著,每天研究地圖直到深夜,圈子里有經驗的漂流愛好者,他幾乎挨個打電話請教,平日里只要是他喜歡的事,他就會特別耐心、特別認真地去學習,總是會全力以赴,所以我們都被他打動了,第二階段我會在后援車里一路陪著他。”妻子劉文玉(化名)說。
水流兇險的大峽谷地帶,海娃勇敢挑戰(zhàn)浪遏飛舟
海娃白天漂流10小時左右,大約漂流八九十公里,最多的一天漂流了近百公里。晚上上岸扎帳篷野營,一天只吃早晚兩頓飯,漂流時吃八寶粥、香腸、面包等補充體力。起初漂流時,黃河的雄宏遠遠超出他的想象,“很多時候我都要奮力劃槳,與洶涌的黃河水自由搏擊,稍有不慎就會造成翻船,這十分考驗體力和操作皮劃艇的技巧”。
漂流最久的一天,海娃還差20分鐘就整整劃行12個小時,那一天他最多經過15座浮橋。到現(xiàn)在為止,他已經過了40多個浮橋了,全程則要經過七八十個浮橋,19座水電站。
經過浮橋時,他會提前靠岸,和李小軍一起將皮劃艇抬過去。要是遇到淺灘,他就會下水推船。剛開始劃的幾天很累,靠岸時他雙臂疼得抬不起來,臉也被曬爆了皮,“倒頭就睡,連吃口飯的力氣都快沒了”。
漂流了20天后,海娃經歷了最危險的一次漂流。在晉陜大峽谷,他遭遇了幾處急流,河面泛起浪花足有3米高,整個船隨波搖蕩,那一瞬間全靠他對船身的平衡能力,順著浪花一上一下,確保不翻船。“那一瞬間內心也很害怕,突然腦海中閃爍了那句經典的詩詞‘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但心里時刻提醒自己,一定要保持從容冷靜,不能慌亂,一定要越過這道坎兒,幸運的是我至今從未落水。”
漂過了晉陜大峽谷,海娃松了一口氣。他預計到了黃河入海口正好是他30歲生日,一處平緩水域,他放慢了速度,隨波逐流,既見山景,也賞水色,空曠的地帶只有他一人,猶如漫步在傳神寫意的山水畫廊,他隨即哼起了許巍的那首《藍蓮花》:“沒有什么能夠阻擋,你對自由的向往,天馬行空的生涯,你的心了無牽掛……”。
歷經43天,8月2日,海娃到達黃河入海口,完成了第一階段漂流。
上萬名網(wǎng)友通過直播軟件陪著海娃一起“漂”
這一路對海娃來說,并不孤單。他的兩部手機,一部用來導航,一部用來直播,全國上萬名網(wǎng)友通過抖音、快手等直播軟件陪著他一起“漂”。他的賬號因為直播漂流,已經漲了15萬粉絲。
漂流全程他都在直播,畫面里,海娃戴著一頂棒球帽,肌膚曬的黝黑,他一邊揮動船槳,一邊不斷向新進直播間的網(wǎng)友解說。直播間的網(wǎng)友告訴他,說他火了,新聞上看到他了,海娃才知道自己上了熱搜。“有人說我現(xiàn)在是網(wǎng)紅,其實我心態(tài)上沒有任何變化,只是特別愛好探險運動而已,以前我就喜歡拍攝獵奇探索類視頻,比如探秘地下城、蟻巢構筑等,粉絲就有40多萬。這次漂流之前,我就想自己開個直播玩一玩,平平安安的把黃河全程漂流完就可以,沒想到會上熱搜,挺意外的。”
許多網(wǎng)友在直播間里給他加油鼓勁,有人專門在靠岸處等他,要和他合影。有位河南的網(wǎng)友大清早冒著雨,送來當?shù)靥厣朗场獰岷鹾醯暮睖!斑@一路收獲很多,結識了不少戶外探險運動愛好者,大家從未見過面,卻都在默默祝福、相互幫助,心里真的很感動。”他說。
發(fā)源于青藏高原的黃河是中國第二長河,全長約5464公里。眼下,海娃正在挑戰(zhàn)黃河上游,從黃河源頭漂回銀川,這對于他來說,真正的挑戰(zhàn)才剛剛開始。“黃河源頭最高海拔在4800米以上,且上游峽谷多,地勢落差很大,急流會更多,不敢想象會遇到什么困難,但我對自己很有信心。”
第二階段海娃計劃用3個月完成,在不能漂流的河段,他將用徒步的方式完成,在黃河上度過整個秋天。
記者發(fā)稿時,海娃已經漂過了黃河上游無人區(qū)。一路給他做后盾的李小軍告訴記者:“漂流途中進入無人區(qū)后,暫時幾天可能沒有信號,請各位網(wǎng)友放心,他一定會克服所有困難,我們期待著他完成黃河全程漂流的壯舉”。(寧夏日報記者 王剛/文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