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百川新材料有限公司廠區。(本組圖片由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提供)
寶豐能源焦炭氣化制60萬噸年烯烴項目。
← 青銅峽鋁業鋁板帶生產線。
寧夏百川新材料主要產品(正極材料、負極材料等)。
天通銀廈藍寶石晶棒。
“鏈主”企業,是產業鏈中跑得快、站得高、看得遠的先行者,通過技術升級、數據鏈動賦能、引領帶動等方式,實現離小散企業的協同,帶動上下游企業轉型升級。
銀川隆基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就是我區光伏制造產業鏈上的一家“鏈主”企業。
2020年5月,該公司15GW單晶硅項目成功試產。2021年,公司完成產值突破110億元大關,成為寧夏光伏產業鏈當之無愧的“領頭羊”。“鏈主”引領,“雁陣”起飛,帶動光伏產業鏈數字化升級和競爭力提升。
從多晶硅料、硅棒、硅片到電池、封裝,隆基光伏正向光伏制造產業鏈全面延伸。
不僅如此,公司還以自己的發展吸引了多家公司參與到投資建設多晶硅到光伏電站的光伏產業鏈條中來,相互依托,相互協同,并不斷延伸“朋友圈”。東方希望25萬噸多晶硅和29萬噸工業硅、江蘇潤陽10萬噸多晶硅和5GW高效電池等項目目前已落地動工,風電、石墨烯、鋰電池、電解水制氫等多個清潔能源產業鏈也紛紛布局寧夏,以半導體硅基材料、藍寶石襯底材料等為主體的電子信息材料、以鋰離子電池材料等為代表的新型能源材料也與之協同發展壯大,正實現集群式發展。
強“鏈主”,延“鏈條”。我區精心繪制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圖譜”:圍繞產業重點領域,培育打造光伏材料、烯烴下游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鋰離子電池材料、鋁鎂合金材料、電子信息材料、特色精細化工材料等7條優勢特色產業鏈,“七鏈”聯動,推動新材料產業不斷提質增效擴量。
“全力為‘鏈主工廠’提檔升級、技術革新提供人才、平臺等要素支持,使其成為產業鏈升級、生產力整體躍升的重要驅動力,推進產業鏈‘鏈主’企業對接上下游企業形成共同體,加快補齊產業鏈、創新鏈短板。”2月8日,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
在石嘴山、寧東、中衛,隨著一大批新項目落地,精細化工產業逐步集聚:泰和新材、萬香源、利安隆、中星顯示材料等企業的氨綸、芳綸、食用香料、紫外線吸收劑、高分子抗老劑、新型液晶材料、聚合物助劑等特色精細化工項目及沃凱瓏、盈氟金和、中泰富瑞等企業的光刻膠、發光材料、光穩定劑、光引發劑、電子級酸等電子化學品項目陸續投產達效,韓國曉星集團36萬噸/年氨綸及其原料配套項目落地寧東,正促進上下游產業接續發展,提升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
2021年5月21日,寧夏百川新材料有限公司寧東鋰電材料一體化產業集群項目正式啟動,這是寧夏新材料領域首個以產業集群為單元規劃、落地建設的項目。
“百川新材料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打通正負極材料產業鏈的企業,而且寧東具備鋰電池材料產業配套優勢。”百川新材料相關負責人介紹,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現代煤化工產業體系為該公司相關產品提供了豐富且穩定的原料來源,使公司“針狀焦/磷酸鐵—負極材料/磷酸鐵鋰—動力電池/儲能電池—電池資源化利用”的產業鏈體系的延伸和閉環得以順利布局。
我區正以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太陽山開發區、鹽池工業園區現代煤化工一體化發展為重點,依托國能寧煤、寶豐能源、中石化長城能化等骨干企業,推動現代煤化工集群發展,在區位、資源、營商等“厚土”的滋養下,烯烴下游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特色精細化工材料產業鏈蓬勃發展。
目前,我區集聚了全國領先的工業藍寶石晶體、大尺寸電子級硅片、氨綸芳綸等生產研發企業,光伏材料制造全產業鏈條完善,碳化硅、煤基活性炭、碳素制品的研發生產能力處于全國同行業領先水平。新材料產業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已形成多晶硅—單晶硅—電池片—組件—光伏電站、前驅體—正負極材料—動力電池—電池資源化利用、電石—氰胺化工—胍鹽—醫(農)藥中間體等一批特色優勢產業鏈條,建成了銀川市光伏及鋰離子電池材料、石嘴山市高性能金屬及電池新材料、中衛市鋁基新材料、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煤基化工材料及高端電子化學品等特色鮮明的產業集聚區。
“注重抓項目延鏈條,產業集聚基本形成。”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區落實新材料產業項目區、市、縣、園區四級協同推進機制,梳理產業重點項目103個,計劃總投資1227億元。其中銀川隆基光伏15GW單晶硅棒和切片項目已全部投產達效,恒力生物5萬噸月桂二酸、百川新材料鋰電池一體化及金晶科技光伏基板玻璃等12個項目陸續投產,2021年全年新增產值超100億元;中環50GW單晶硅、鑫晶盛工業藍寶石深加工、曉星集團8萬噸氨綸等3個項目也于2021年底逐步建成投產,東方希望多晶硅、江蘇潤陽多晶硅及電池片等重大項目已具備開工條件。
截至目前,全區規模以上新材料企業數量由2015年的13家增至現在的100余家,實現工業產值1200億元,同比增長60%,近2年年均增長30%以上,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近20%,同比提高了7個百分點。
“2022年,我區將以國家新能源綜合示范區建設為重要依托,以四大改造為關鍵抓手,聚焦產業鏈提質增效擴量,扎實推進‘鏈主’高端化、‘鏈路’智能化、‘鏈條’綠色化、‘鏈企’融合化,推動新材料產業實現新跨越。”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記者 丁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