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平羅縣高仁鄉六頃地村迎來第3年分紅,全村674戶1457名股東共領到分紅28萬元。
在六頃地懷舊文化基地,領到分紅的村民個個臉上掛滿了笑容。“最近天太冷了,閑在家里,還能領到這么多錢。村集體產業發展節節高,我們一年分得比一年多!”52歲的趙榮抱著紅色牌子喜笑顏開,牌子上1143元的金額格外顯眼。
3年分紅分的不僅是物質紅利,更“分出”了村民們向往的美好生活。
2016年,趙榮一家老小從西吉縣搬遷到六頃地村,在分得的6畝地上種植玉米。
正是那一年,高仁鄉破解村集體經濟發展難題,抓住農村綜合改革和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等重要機遇,積極爭取項目、資金,盤活集體資產資源,成立六頃地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探索出一條以“黨支部+合作社+股民”的路子,因地制宜發展沙漠瓜菜、鄉村旅游等產業,集體經濟收入穩步增長。
六頃地村將沙漠里200畝荒地鋪墊黃沙種植西瓜,又流轉454畝土地種植青貯玉米,并與平羅縣高仁樂海山西瓜專業合作社合作建設30座溫棚種植西瓜,當年村集體全年凈收益達到35萬元。
現在一到夏天,趙榮便會來到樂海山西瓜專業合作社打工,沙漠里的200畝西瓜地宛如一片“綠洲”。
看到每畝一兩萬元的收入,還不用為銷路發愁,去年,趙榮開始在自家地里試種西瓜,取得了喜人的收入。
近年來,六頃地村在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同時,盤活了農村集體“沉睡”資源,群眾的收益從“零碎”變得“穩定”,產業由“零星”變成“規模”,實現了“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
通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六頃地村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興村富民之路越走越寬廣,實現了從“整村脫貧”到“示范村”的跨越,先后榮獲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國第三批鄉村旅游重點村。
“我們要切實發揮好這塊‘金字招牌’,走農旅融合特色鄉村旅游之路,實現多元化發展,不斷增加集體經濟收入。”六頃地村黨支部書記馬學山說。
如今,六頃地村以沙漠瓜菜產業為基礎,將“樂海山”沙漠西瓜合作社、懷舊文化基地、文化廣場、百年老樹農莊進行串聯,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將特色產業和美麗風景逐漸變成發展“錢景”。
下一步,該村將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推動產業由增產導向轉為提質導向,推進草畜產業提升、沙漠瓜菜產業提質、鄉村旅游產業提速。
目前,平羅縣107個村集體經濟組織年內實現經營性收入3100萬元。各鄉鎮不斷培育壯大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積極探索資源開發型、資產盤活型、鄉村旅游型、農業生產型、聯合發展型等多種發展路徑,實現村村有穩定的集體經濟。(記者 李 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