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寧夏將蔬菜產業確定為“1+4”主導產業之一,堅持“冬菜北上、夏菜南下”戰略,實施“設施蔬菜、露地蔬菜、西甜瓜三個百萬畝工程”和設施農業效益倍增計劃,瓜菜產業已成為我區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載體和促進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之一。截至目前,全區建設永久性蔬菜基地40個,建成集中連片蔬菜基地562個,瓜菜種植面積300余萬畝,總產量706.9萬噸,總產值達到116.9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19.7%。
然而,隨著蔬菜種植面積的擴大,堆積如山的蔬菜秸稈令人頭疼。長期以來,蔬菜的病老葉、病殘爛果,以及拉秧后的殘秧亂扔、亂堆、亂放現象普遍存在,甚至秸稈曬干后焚燒的事件時有發生,不僅破壞了環境,且易造成病蟲害傳播、園區生產安全隱患。
如何變廢為寶,讓這些種植業副產品變成可用之材?周濤委員建議,加大宣傳培訓力度,以農業新型經營示范基地為抓手,做好示范帶動作用,禁止亂扔亂丟及焚燒菜田尾菜及殘秧等。同時,通過產業資金扶持政策,大力推廣機械化粉碎還田,生物菌劑腐化和深翻整地技術。支持農業新型經營示范基地購買、安裝處理蔬菜秸稈的粉碎漚肥設備,進行菜田尾菜及殘秧等粉碎還田、生物菌劑腐化或制作發酵池,深翻整地試驗示范,促進菜田生物垃圾肥料化利用。
周濤委員還建議,通過地方財政扶持,引進大型機械,鼓勵農業綜合服務站、農機作業服務公司、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引進國內外先進的菜田生物垃圾快速處理技術與裝備,減少菜田尾菜及殘秧亂堆亂放,提高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寧夏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記者 張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