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治區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分團審議中,有一個高頻詞被不時提起——“數字經濟”。人大代表們對數字經濟的見解各不相同,但落腳點都是盼望用數字化的方式改造傳統商業和傳統企業。人大代表曲奎認為,數字經濟催生社區商業,建議鼓勵大企業進社區,拉動社區商業發展。
曲奎代表認為,數字經濟以物聯網技術+5G技術,甚至AI技術做支撐,但并不會改變商業本質,只是在效率和消費者體驗度方面有極大提升。“我所在的企業是區內老牌百貨企業,也是數字經濟的受益者,現在的經營模式是分布式電商加實體店,目前通過線上結算訂貨的消費者已占45%。消費群體已不再局限于年輕人,更多善于學習的中老年人也愿意用移動端支付。”曲奎代表建議,社區商業應為居民提供就近的、持續的便利服務。從大數據看,“大商業”帶來的銷售額部分,很多來自社區或“小商業”,這也預示著社區商業很有潛力。“差異化的服務需要人來進行,技術只能解決標準化的東西。互聯網對實體經濟的沖擊只是經營方式的改變,對服務業來說,消費也是情感交流的過程,這是線上經濟取代不了的。”曲奎代表建議,大企業可根據社區居民特點和規模,有針對性地進行商業布局,并根據消費者的需求來配置商品。(記者 安小霞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