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時代之需、使命所系、群眾所盼,如何做好農村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我區按照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統一部署,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試點建設為載體,進行積極探索,打造融理論宣講、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科技與科普服務、健身體育服務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平臺,讓新時代文明實踐之花飛入千萬家。
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戰略和全局上作出的重大決策。去年以來,我區全面推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以縣域為主體,以縣(市、區)、鄉鎮、村(社區)三級為單元,在搭建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抓好陣地建設的同時,著力編織好“志愿服務網”:緊跟時代步伐,聚焦宣傳教育引導,由專業志愿者隊伍采用講堂、入戶、上線等方式,講理論、講政策、講法律、講道德,傳文明、傳知識、傳技能;公益幫扶,志愿者采取入門訪談、心理疏導、公益服務等方式,幫助群眾解決日常生活、情感心理等困難和問題;寓教于樂,組織開展電影下鄉和戲曲進鄉村、廣場舞培訓等;典型帶動,組織先進典型到基層巡講,開展道德評議和鄉風評議;實踐養成,引導群眾廣泛參與移風易俗行動,更好地體現價值導向、文化內涵和感情溫度。
通過先行先試,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打通了宣傳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各地堅持“群眾視角”,有效地打造了品牌,形成了特色,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和建設路徑。固原市原州區河川鄉明川村把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與脫貧攻堅等重點工作有機結合,廣泛宣傳黨的政策、法律法規、移風易俗,積極開展農業技術專業知識培訓講座,引導群眾參與村集體經濟發展。
中衛市沙坡頭區濱河鎮東方紅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創新推出“紅色管家”志愿服務項目:黨員率先垂范參與社區治理;黨建聯建擴大社區服務;民主協商拓寬共治思路;線上線下保證服務需求。
平羅縣黃渠橋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整合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科技科普基地等資源,創新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板凳課堂”,組織群眾學習紅色文化、了解革命歷史,學習黨的新思想、新理論、新政策,開展交流分享、談心得體會,讓黨的創新理論、惠農富農政策“飛入尋常百姓家”。
截至目前,試點工作已在全區22個縣(市、區)普遍推開,涉及141個鄉鎮、562個村(社區),組建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1196支,培育特色志愿服務項目301個,開展志愿服務活動10832場,受益群眾達47.51萬人次,推動了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在農村大地落地生根。(記者 高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