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市委十四屆十一次全會提出,堅持把發展質量問題擺在更為突出位置,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以“十大行動”承接好黨中央和自治區的戰略部署,引導全市上下找準定位、加壓奮進、一步一個腳印朝著既定目標奮斗。
發展質量的高低,直接決定著銀川“十四五”期間的發展成果。而如何直面發展問題,尋找符合城市現實的切入點,則決定著“十四五”開局之年的發展成效。尤其是在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的過程中,如何形成點面突破的效果,不斷激發市場活力,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充沛的動力。
堅持以擴大內需為戰略基點,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我國正在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擴大內需是重中之重。經過多年的產業升級、消費升級以及市場格局的不斷變化,需求側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機會,也為市場不斷提供創新發展的機遇。我們要深刻認識擴大內需對于城市的重要性,從更廣闊的角度提升內需本身的廣度和豐度。
盡管銀川人口基數有限、經濟規??偭坎淮?,但我們仍然有機會驅動需求側不斷釋放活力。在激發市場活力方面,通過優化營商環境,激活市場要素的快速流動,塑造公平公正的營商環境,讓企業在良好的平臺上充分競爭,并因此獲益,需求側拉動效應便會被不斷積累。
根據城市發展現實制定有效的人才計劃。以制造業為主的實體經濟,是我們融入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切入點。在供給側與需求端之間,只有取得健康動態的平衡,才能蓄積可持續發展的力量。尤其是基于科技創新的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方面的職業教育,建立規?;穆殬I培訓體系,為銀川本地產業發展積累人才,擴大需求側的容納能力。
壯大新型消費的總量,培育綠色消費的習慣,以現代化城市為基礎,塑造更具發展潛能的消費市場。在現有網絡購物、在線教育、互聯網醫療的基礎上,通過政策優化、積極引導的方式,吸引更多創業者為新型消費提供更多可選擇的方向。通過生活方式的改變、城市運行模式的優化,提升綠色消費在日常消費中的占比。繼續補足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供給上的短板,塑造更友好、更便利、更具文化吸引力的城市體驗,提升城市消費吸引力,從城市內外增加對于消費行為的黏性。
依托于“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從供給側到需求側的結構優化,在需求側上做足文章,并以此提升城市創業吸引力,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涵養更多消費能力,真正從城市內部和外部打造出更具效率的循環生態,銀川便會因此聚集更多的發展動力和吸引力,不斷積累高質量發展的動能。(銀川日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