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在海原縣關橋鄉羅山村村部,村干部們正在會議室謀劃新一年的重點工作和春節期間的系列文化活動,農家書屋內孩子們安靜地看著自己喜歡的書籍,在該村4組的茜芨灘文化活動室內,男女老少聚在一起,打臺球、打乒乓球、下象棋,好是熱鬧……
上述場景只是羅山村開展文體活動惠民生、點亮群眾美好新生活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羅山村聚焦群眾需求,積極整合陣地資源,凝聚共建力量,以農民為主體,聚焦農事、農趣、農味,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體活動,讓村民在家門口享受到文化生活的樂趣,讓美德健康生活方式走進每個家庭。
羅山村積極發揮實踐陣地作用,提升文化水平。采用“文明實踐站+志愿服務+文明家庭站”相結合的方式,發揮群眾自身優勢,打造群眾身邊的“文明實踐圈”,連續多年開展“最美婆婆”“學雷鋒優秀志愿者”等一批志愿服務品牌,涌現出了“羅山好人”賀政元、李淑梅等一批模范人物。
為了豐富村民精神生活,羅山村積極開展文化惠民活動。把深化鄉風文明作為推動鄉村治理的主抓手,推動基層理論宣講。2024年以來,開展移風易俗宣傳活動12場次,關愛老人、兒童活動15場次。開展“美麗庭院”“好家風”“好婆婆”“好媳婦”等先進典型評選表彰、學習宣傳等活動,用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引導群眾爭做文明新風尚的倡導者、傳播者和踐行者。
“近幾年,羅山村在幫扶單位中衛市新聞傳媒中心的關心扶持下,7個村民小組均已建成文化活動室且各村都配備文藝隊。文化活動室均設有圖書閱覽區、娛樂區,圖書閱覽區有各類農業技術、文學書籍,方便村民學習知識。如今,通過農村文化活動室建設,增強了文化活動室的功能性和實用性,不僅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提升了村民的綜合素質,促進了農村和諧。”羅山村村監會主任方建軍說。(全媒體記者 馬彥軍 劉立濤 范本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