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春作首,萬事行為先。連日來,平羅縣黃渠橋鎮(zhèn)萬家營村日光溫室大棚的西紅柿迎來頭茬上市,飽滿圓潤的果實掛滿枝頭,碩果累累的豐收景象為鄉(xiāng)村振興增添了活力。
初春時節(jié),乍暖還寒,但在黃渠橋鎮(zhèn)萬家營村的日光溫室大棚里卻已生機盎然,大棚內彌漫著泥土和果蔬的清香,隨著“嗡嗡”的機械聲響起,水肥一體機開始“工作”,一條條猶如毛細血管的滴灌管道,將混合著肥料的水精準輸送到作物的根部;采摘、挑選、裝箱……村民們也忙得不亦樂乎,一顆顆嬌艷欲滴的西紅柿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誘人的光澤,訴說著豐收的喜悅。
萬家營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永峰說:“目前上市的是西紅柿,主要有兩個品種 。一個品種是榮耀西紅柿,也就是蔬菜西紅柿。另一個品種是亞蔬12號水果西紅柿。兩種西紅柿第一茬才開始采摘,榮耀蔬菜西紅柿目前采摘出售已達6000元左右,亞蔬12號由周邊群眾和城里游客自己采摘,目前售價8元一斤。我們這22座溫棚半年的收入能達到30萬-35萬元。”
產業(yè)興旺是鄉(xiāng)村振興的關鍵。2022年,萬家營村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分兩期建設日光溫室大棚26座,通過“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積極發(fā)展高效、優(yōu)質的果蔬產業(yè),讓“大棚經濟”成為當地村民增收的“新引擎”。
“萬家營村總共有26座大棚,目前承包出去4座,由村集體經營22座。我們種的西紅柿、皇后西芹,主要是增加村集體收入,由周邊群眾來務工,增加農戶收入。下一步計劃就是26座溫棚能種植高端產品外銷,增加村集體收入及群眾務工,種植甜瓜、黃瓜、芹菜、辣椒等用來供應周邊的群眾。”李永峰說。
為了讓更多村民搭上“增收快車”,近年來,萬家營村緊緊圍繞農業(yè)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堅持黨建引領,依托資源優(yōu)勢,不斷調整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和布局,在“時間差”“季節(jié)差”上做文章,在新品種、新技術引進上求突破,通過政策引導、科學指導,充分釋放果蔬種植產業(yè)發(fā)展?jié)摿ΓM一步拓寬群眾增收渠道,為鄉(xiāng)村振興產業(yè)發(fā)展賦能加勁。(記者 杜文云 程龍 實習生 暴佳銘 王家杰)
【編輯】:張海燕
【責任編輯】: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