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使田野冷風刺骨寒,大棚內瓜果飄香春意暖。平羅縣頭閘鎮以制種產業為依托,積極發展冬日大棚瓜果種植,用上市時間差贏得市場,奏出新春富農增收曲。
走進平羅縣頭閘鎮的五彩種博園制種產業融合示范區,一座座溫室大棚如銀色波浪般起伏,成為早春里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掀開大棚保溫簾,暖意裹挾著泥土的芬芳撲面而來——乳瓜藤蔓攀緣纏繞,翠葉間綴滿拇指大小的嫩瓜;草莓壟上紅果點點,“初戀”粉若胭脂,“紅顏”艷如瑪瑙,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大棚乳瓜種植項目是頭閘鎮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新嘗試,種植了1棚,而大棚草莓則種植了3棚,品種包括口感清甜的“初戀”和色澤艷麗的“紅顏”。此外,種博園內還種了2棚水果西紅柿和1棚小西紅柿。這些精心培育的瓜果,憑借著新鮮的口感和上乘的品質,在市場上大受歡迎。2024年,頭閘鎮7個設施大棚種植的草莓、乳瓜、小番茄總收入達到35萬余元。滿棚的生機不僅僅給村集體增收帶來了春意,更是周邊群眾致富的“直通車”。
頭閘鎮黨委副書記蔡佳楠說:“頭閘鎮堅持黨建統領、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原則,因勢利導建立1+4+N黨建共同體。通過聯合‘黨委+支部+合作社+企業+農戶’的發展模式,帶動務工100余人次,務工收入20余萬元,有效探索了強村富民、共同富裕的新路子。下一步,在種好草莓、乳瓜、小番茄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好櫻桃和葡萄以及桃子的種植,向高端水果種植發展。”
黨建引領勁頭強,融合發展成效旺。近年來,頭閘鎮依托五彩種博園制種產業融合示范區平臺,打造了“一園兩館多區”,拓展集觀光采摘、科普研學、勞動實踐、開心菜園、農家美食休閑五大功能。此外,頭閘鎮還舉辦品牌節會,年旅游人次達3萬余人次,帶動了農產品的銷售,特別是每年的走進五彩種博園裕民甜瓜節、鄉村文化旅游節、種業博覽會等活動,使整個園區年務工人數達300人,勞務收入近110萬元。
如今,五彩種博園制種產業融合示范區已經成為頭閘鎮經濟發展的新亮點。未來,頭閘鎮將繼續擴大瓜果種植規模,優化品種結構、加強產業融合,讓更多的農民分享到現代農業發展的紅利,共同譜寫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新篇章。(記者 禹顥如 程龍)
【編輯】:張海燕
【責任編輯】:鄒煒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