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說涇源好風光,涇河兩岸好地方。青山綠水牛羊旺,河水清純甜又香……”一首朗朗上口的民歌唱出了涇源的美景:六盤山、老龍潭、涼殿峽、冶家村、楊嶺村……一幅幅濃墨重彩的畫卷在人們眼前徐徐展開,而它們執筆描繪的正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寧夏固原市涇源縣生態資源豐富,自然條件優良,森林覆蓋率37.45%,有國家A級旅游景區及自然景觀30余處,被譽為黃土高原上的“綠色明珠”“高原綠島”“天然氧吧”,2021年10月入選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發展旅游業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近年來,涇源縣立足自身實際,依靠良好生態資源,吃上生態致富飯,走出一條富有涇源特色的發展路徑。
大灣鄉楊嶺村按照“突出特色產業、景村融合發展”的理念,高標準建設美麗村莊、發展產業。水泥硬化路取代了泥濘的村道,五顏六色的花海覆蓋了光禿禿的山坡,白墻藍瓦的美麗新居替代了低矮的土坯房。今年11月10日,農業農村部公布第十一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名單中,楊嶺村憑借休閑旅游榜上有名。
冶家村憑借風景旖旎的六盤山和老龍潭景區,以農家樂特色產業發展為主導,草畜、勞務和苗木產業并重,成為全縣旅游業發展的排頭兵、領頭雁。
“酒香也怕巷子深。”為了擦亮旅游名片,涇源縣堅持生態為基、文化為魂、美麗為形的旅游理念,圍繞全域化、全業態發展,做亮紅色旅游、鄉村游、生態游、度假游、冰雪游等特色品牌,先后舉辦第十四屆寧夏六盤山山花節暨涇源油菜花鄉村旅游節活動、香水花海首屆“花朝節”、網絡達人浪涇源等系列活動。通過不斷創新,舉辦文體旅結合、游客喜聞樂見、參與度高的各類活動,讓涇源美景、美名傳遍大江南北,吸引更多游客來到涇源,記住涇源。
將“綠水青山”的“顏值”進一步轉化成“金山銀山”的價值,涇源縣推動旅游與特色產業融合發展,初步形成了以黃牛肉、土蜂蜜和刺繡編織為主的特色旅游產品加工體系,鄉村旅游、電子商務服務平臺遍地開花,促進了農副產品向旅游商品的轉化,“涇源好禮”享譽區內外。隨著一批批旅游城鎮、綜合服務基礎設施等重大項目的建成,逐步完善了涇源旅游公共服務體系,通過“內力外力”雙驅動,形成了城鄉聯動、多元發展、要素聚集、功能完備的全域旅游產業態勢。
春賞百花,夏享清爽,秋觀彩林,冬品瑞雪,四季輪換的美景之下,是涇源縣把生態效益轉化為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走出的一條生態美、鄉村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寧夏新聞網記者 丁煒勇 通訊員 洪旭偉 丁娟 劉佳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