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新聞網訊(記者 楊兆蓮 金文陽)作為寧夏新材料產業發展的集聚區,銀川市在“十四五”期間發展新材料產業的目標是什么?在哪些方面可以發揮示范引領作用?2月11日,在寧夏回族自治區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銀川市委副書記、市長趙旭輝作了詳細介紹。
據趙旭輝介紹,“十四五”期間,銀川市聚焦光伏硅、藍寶石、第三代半導體、石墨及石墨烯材料、儲能電池及儲能材料等重點領域,著力打造千億級新材料產業集群,建成具有影響力的全球藍寶石制造基地、全國光伏材料新硅都、西部半導體材料新基地,并重點在三個方面發揮好示范引領作用。
在全產業鏈發展上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從單晶硅到光伏產品、從藍寶石到智能終端、從半導體材料到集成電路、從石墨烯到鋰離子動能電池全產業鏈的發展格局。光伏材料領域,具備95GW單晶硅棒、23GW硅片、10GW單晶電池產能,單晶拉棒和切片產量規模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藍寶石材料領域,已形成年產5500噸藍寶石晶體和960萬片4英寸藍寶石襯底片生產能力,全國最大工業藍寶石生產基地初具規模;半導體材料領域,已形成小尺寸半導體硅片670萬片、集成電路大硅片780萬片產能,單晶、硅部件、碳化硅全產業鏈加速構建;石墨及石墨烯材料領域,石墨烯三元正極材料及導電漿料與鋰離子動力電池形成產業鏈上下游聯動,中鋼、墨工科技高純石墨及石墨烯系列產業化項目正在集中落地建設,產業集群效應初現。下一步,銀川市將堅持區域化布局、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融合化發展,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條現代化攻堅戰,構建良好產業生態,做大做強產業發展集群,到2025年新材料產業產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
在質量效益提升上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去年,銀川市新材料產業實現產值259億元、同比增長92%,新材料產業產值能耗強度下降19%,進一步拉低了市級工業單位能耗強度,推動整個產業向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邁出了堅實的步伐。今年,銀川市布局實施了寶豐年產100GWh電池及儲能集裝系統示范、鑫晶盛3500噸工業藍寶石晶體制造加工、創盛40萬片4英寸以上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硅、晶環1200萬片藍寶石晶片切磨拋等一批重大產業鏈配套項目,預計今年年底新材料產業產值將達到330億元。下一步,銀川市將堅持產業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發展方向,扎實開展產業項目三年攻堅行動,再引進建設一批含金量足、含綠量高、含碳量低的優質項目,著力延鏈補鏈強鏈,促進新材料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力爭“十四五”末,光伏硅產業突破700億,藍寶石產業突破100億,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突破100億,儲能電池及儲能材料突破800億元,石墨及石墨烯材料突破30億元,銀川經開區和蘇銀產業園分別建成“千億級”園區。
在關鍵技術創新上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目前,銀川市25家新材料規上企業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7家,自治區級以上企業研發平臺6家;已建成了具有西北最高水平的新材料分析檢測中心,彌補了當前銀川乃至寧夏新材料產業相關領域無法在本地進行檢驗檢測的空白。一些關鍵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比如,銀川隆基P型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達到25%,保持全行業領先地位;寧夏中欣晶圓擁有世界最先進的集成電路大尺寸硅片生產線,填補了國內空白;寧夏漢堯石墨烯率先實現了無鈷化正極材料在鋰電池上的應用和量產,成為全球唯一實現富鋰錳基材料產業化的企業;小牛自動化研發的太陽能電池片全自動串焊機,打破了全國光伏串焊機依賴進口的局面。下一步,銀川市將扎實推進“科創中國”創新樞紐城市建設,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努力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積極搶占技術鏈的頂端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