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春日暖陽,“春耕”變“春收”,羊肚菌迎來今年首茬采摘季,銀川市金鳳區良田鎮涇龍村的農戶們提前感受到了豐收的喜悅。走進涇龍村科技扶貧園區,一棟棟整齊排列的羊肚菌大棚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醒目。大棚里,一棵棵羊肚菌如“雨后春筍”破土挺立。
農村要發展,產業是支撐。2018年,園區與福建省南平市農業學校聯合組建了食用菌技術創新中心,在食用菌菌種、特色栽培料、深加工、栽培設施及種植技術等方面不斷進行實驗探索,克服了羊肚菌“水土不服”的現象。
從最初摸索發展之路,到如今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小小羊肚菌發揮出巨大作用。如今,涇龍村的羊肚菌產業,從最開始的5棚試種,發展到59棚規模種植,從畝產200斤到最高畝產1000斤;從15000元的收入到100余萬元的盈利,從最初吸納十幾人就業到累計解決400余人就業,人均增收2萬多元。(寧夏新聞網記者 金文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