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黃河濕地的卷羽鵜鶘。@第3只眼 攝
寧夏新聞網訊(記者 祁瀛濤)12月9日早,寧夏著名觀鳥人“@第3眼”發來消息稱:經過寧夏資深觀鳥人“@瘋子齊麟”多方找尋相關人士查詢,得知11月28日在銀川黃河濕地拍攝到的6只卷羽鵜鶘中戴有環志的兩只來自蒙古國,是蒙古國Nyamba博士2020年8月環志的,共環志了13只,兩只還佩戴了GPS監測。N169、N177都是今年的幼鳥,11月底到銀川黃河濕地。戴有GPS的兩只在中國沿海地區。
銀川黃河濕地的卷羽鵜鶘 @第3只眼 攝。
這也是自去年“@第3只眼”在銀川黃河濕地觀測到3只卷羽鵜鶘后,第二次在銀川黃河濕地記錄到卷羽鵜鶘。卷羽鵜鶘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易危(IUCN 3.1)物種。值得一提的是,該物種近年來因為失去棲息地及人為捕獵而大量減少,目前已被列入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世界瀕危鳥類紅皮書。
銀川黃河濕地的卷羽鵜鶘 @第3只眼 攝。
據相關資料顯示,卷羽鵜鶘的東亞種群不足150只,甚至更少。在中國,卷羽鵜鶘常見于北方,冬季遷至南方,而浙江溫州為其最大的越冬地。2008年,浙江野鳥會會員曾經在溫州永強海涂發現23只卷羽鵜鶘,那是當時發現的卷羽鵜鶘在東亞的最大種群之一。
銀川黃河濕地的卷羽鵜鶘 @第3只眼 攝。
作為珍稀鳥類能連續兩年出現在銀川黃河濕地,表明銀川黃河濕地環境適宜卷羽鵜鶘生活,是卷羽鵜鶘遷徙中重要的補給站。但黃河中不時來往的漁船、快艇以及黃河岸邊的釣魚人對鳥類覓食休憩有很大的影響,希望有關部門能加強管理。
銀川黃河濕地的卷羽鵜鶘 @第3只眼 攝。
卷羽鵜鶘是一種大型的白色水鳥,體羽灰白,眼淺黃,喉囊橘黃或黃色,頸背具卷曲的冠羽。卷羽鵜鶘在飛行時頸部回收,雙翅緩慢振動,常在水面做長距離滑行,它們平常以魚類為食,分布于歐洲東南部、非洲北部和亞洲東部一帶,棲息于內陸湖泊、江河與沼澤,以及沿海地帶等。
銀川黃河濕地的卷羽鵜鶘 @第3只眼 攝。
銀川黃河濕地的卷羽鵜鶘 @第3只眼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