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天藍、地綠、水美的美麗新寧夏,是680萬寧夏各族兒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參加今年寧夏兩會的代表關注的熱點議題。今年的寧夏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聚焦生態宜居建設,著力推動區域一體化發展。尤其提出要立足全境位于黃河流域的實際,嚴格空間規劃管控,統籌生產、生活、生態功能,推動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加快形成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的區域發展新格局。
兩會期間,寧夏新聞網記者采訪了來自彭陽縣的自治區人大代表趙曉東。他說,彭陽縣1983年建縣以來,歷屆縣委、縣政府踐行生態立縣的建縣方針,一任接著一任干、一代接著一代干、一張藍圖繪到底。通過36年的不斷努力,生態建設成果逐步顯現,森林覆蓋率由建縣初的3%提高到28.7%,流域治理程度由當年的11.1%達到現在的76.8%。初步測算,如今彭陽縣每年可減少入黃泥沙量680萬噸。2019年農民總收入中的35%左右是通過生態,也就是林業及林下經濟帶來的收入。通過持續不斷的生態治理與修復,真正實現了山綠與民富的目標。
“2020年,彭陽縣將認真落實《政府工作報告》精神,把彭陽生態這篇文章做大做強。”趙曉東說。(寧夏新聞網記者 楊洲 秦文 胡俊/文 祁瀛濤/圖 馬建寧/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