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寧夏吳忠市利通區東塔寺鄉白寺灘村,一排排繪有涂鴉的房屋錯落有致,秋日的碧玉廣場格外恬靜安寧,葡萄大棚有序地建在道路兩側,透過紗網能看到一串串晶瑩圓潤的大青葡萄垂吊在綠葉之中……
白寺灘村的大青葡萄。利通區委宣傳部供圖
“這大青葡萄可是我們致富路上的好幫手,去年我家的葡萄剛上市賣到每斤十幾元,到后期甚至賣到三十幾元,年收入達三十多萬元。”大青葡萄種植戶盧正國說,白寺灘村幾乎家家都種葡萄,進入盛果期,畝均產值在3萬元左右。
白寺灘村是傳統的農業大村,現有耕地面積6950畝,村民主要經濟來源以種植大青葡萄和蔬菜為主。因陽光充足、灌溉便利、土質適宜,成為栽植大青葡萄的理想沃土。
目前全村共栽植大青葡萄1780畝,年產值達4900余萬元。2019年7月,本地土特品牌“龍二大青葡萄”被評為“第六批吳忠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大青葡萄大棚。利通區委宣傳部供圖
“近年來,我們利用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資金,為村民試點搭建設施葡萄大棚,探索大青葡萄‘春提前、夏排開、秋延后’種植技術。”東塔寺鄉副鄉長魏娜娜說,這讓大青葡萄從一個半月集中上市,延長至四個月,不僅提高了大青葡萄品質與市場競爭力,還為村民增加了收益。
白寺灘村借助本村大青葡萄特色產業優勢,搶抓美麗鄉村暨特色產業示范村建設契機,不斷靚化鄉村環境、盤活鄉村資源,突出本地的葡萄文化、農耕文化、孝親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元素,培育農旅融合新業態。先后實施了大青葡萄長廊、碧玉廣場、葡源農莊、現代民俗等,全力打造集觀光采摘、農事體驗、民宿旅游為一體的產業發展鏈。
“過去白寺灘村是一個空殼、軟弱渙散村,現在實施農旅融合,我們變成了有穩定村集體收入、具有西北特色的網紅村,大青葡萄的銷售也從以前的種植戶走出去,變成了游客走進來。”魏娜娜說,2020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9481元,高出利通區1900余元。今年9月,被評為第一批寧夏特色旅游村鎮。(楊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