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坐在家里,抬眼就可以看到銀西高鐵呼嘯而過。天暖的時候,可以到小區的黨群活動室里,下下棋,聊聊天,順道在小廣場玩玩健身器械。出門就有四五路公交車,直達市區。“這全托了銀西高鐵建設的福,沒花錢住進了政府建設的安置房,過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12月25日,家住吳忠市利通區郭家橋鄉清水雅居小區居民楊永忠說。
2016年銀西高鐵開建之前,清水溝村的600多戶村民還住在泥瓦房中。村莊雖毗鄰吳忠市城區,但是由于被清水溝阻擋,只能繞道進城,要花半個多小時。“當時要建銀西高鐵吳忠站,進行整村拆遷,承諾將村民全部就近安置在新建的住宅樓。”楊永忠說,為了給修建高鐵讓路,村民們不到3個月時間,就配合政府拆掉了自家的房屋。
在吳忠高鐵站西北角不到500米處,2019年,由政府投資建設的13.2萬平方米、1730余套住房的清水雅居安置小區建成,并且在小區附近建了6條城市道路。如今清水溝村600余戶拆遷安置戶全部入住,騎上電動車只需5分鐘就能進城,打工更方便。“我家8口人分到了2套各95平方米的樓房,小區環境好,物業收費低。”楊永忠說,自己每月還可以領到1200元養老金,晚年生活無憂。
對于清水溝村拆遷安置戶,利通區政府全部給辦理了失地農民證,由政府補貼一部分、村民繳納一部分社保金,女性滿55歲、男性滿60歲后每月領取1000元至1300元不等的社保養老金,目前該村500多名老人按月領到養老金。
借助毗鄰高鐵站的優勢,去年該村投資1500多萬元,在小區大門口建起了30間營業房,目前已經有藥店、火鍋店、超市等9家商戶進駐經營,一次交納3年房租80多萬元,帶動村民就地創業,使該村有了有史以來最大一筆村集體收入。“如果這些營業房全部出租后,每年可為村集體創收70多萬元。”清水溝村黨支部書記王忠林說,今年打算拿出14萬元給全體村民分紅。
“銀西高鐵開通后,將會給這里帶來大量的客流和商流,選擇在清水溝村開超市,生意一定非常好。”該村超市老板馬乾說,如果現在不下手占得先機,等以后就找不到這樣好的地段,這樣好的商鋪。
“這兩年村民們閑聊時都繞不開高鐵話題,有的想開旅店,有的想搞服務業,有的想弄特色農家樂,大家的創業熱情非常高。”村民金永明說,他打算將承租一個店面,裝修開旅館,搶抓高鐵開通機遇,靠自己勤勞雙手創造幸福生活。
“過去家里50畝大青葡萄由于保鮮期短,只能在吳忠和銀川銷售。”村民張志發說,現在高鐵通了,就可以把大青葡萄推銷到西安去。
隨著銀西高鐵的開通運營,寧夏已然進入“高鐵時代”,它帶給吳忠人的不僅是快捷的出行,客流、商流、物流的便利,群眾的生產生活方式必將不斷轉變。(寧夏日報記者 蒲利宏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