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戈壁灘上一待就是13年,斥資22億余元將5萬多畝荒灘變成了綠洲,幫助數千人實現就業……
他,就是賀蘭神(寧夏)國際葡萄酒莊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德啟,第一位來寧夏種葡萄、釀紅酒的異地客商。
年過花甲的陳德啟,年少時即闖蕩泰國,憑借獨到的商業眼光和肯吃苦的精神,一路將生意延伸到多個行業,在江蘇辦食品公司,在山東開發房地產……
2007年,陳德啟到寧夏考察,一眼相中了賀蘭山東麓沉睡已久的戈壁灘,預感自己找到了一塊種植釀酒葡萄的風水寶地。他當即裝了一袋土壤,讓人送往法國檢驗,最終的結果令他欣喜:“這里可以種出世界上最好的葡萄。”此后,陳德啟再次來寧,一舉拿下10萬畝荒地。
在賀蘭山東麓種植葡萄優勢獨特,這里土壤富含礦物質,全年日照時數達3000個小時,位于北緯37°-39°,處于葡萄種植的黃金地帶,年降雨量不超過200毫米,還有便利的引黃灌溉條件和豐富的地下水源,天旱地不旱。
年過半百的陳德啟毅然將手中的全部生意交給兒子打理,自己則重新創業。
葡萄園地處風口,想種出葡萄,得先造林。在戈壁灘上種樹并非想像中那樣容易。陳德啟引進滴灌系統,將事先推平的近5萬畝地劃分成若干塊,四周全種上白楊樹。一種,就是500多萬棵,僅樹苗就花了近億元。
葡萄園有幾排白色簡易板房,過去的10多年里,陳德啟就住在這里,“周圍沒有一家餐館,剛開始的時候,我在這里足足吃了1個月泡面。”
有了堅實的綠色屏障后,2009年陳德啟開始著手種葡萄。為了保證葡萄品質,他到法國引種、學習嫁接技術,回來手把手教給員工。功夫不負有心人,當年,葡萄苗成活率達90%。
“葡萄酒‘七分種植,三分釀造’。”陳德啟告訴記者,一般農民自己種的葡萄,每畝可摘收1000公斤,而他的酒莊每畝地最多摘收500公斤,“葡萄一年開兩次花,我們只取第一次開花果,就是為了生產出更高端的葡萄酒。”酒莊采用全球先進的有機葡萄酒釀造工藝,園區生產及釀酒設備均為法國、意大利先進設備,從種植、采收、釀造入橡木桶,均由法國專家全程指導、管控。
2013年,賀蘭神釀出80萬瓶葡萄酒。第二年,該酒在布魯塞爾的國際大賽上拿到金獎;2015年,酒莊參加全球有機葡萄酒大賽,送去5款酒,摘得4金1銀;2016年、2017年,連續2年代表中國紅酒進入法國羅浮宮巡展……
陳德啟為自己的葡萄酒取名“賀蘭神”,意為“賀蘭山的靈魂”。“種葡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百年大業。”陳德啟說,“許多人說我將兒子掙來的錢投到了這片荒灘,太傻。但我不后悔,我一定要將賀蘭山的靈魂帶到法國,帶到世界各地,讓世界知道寧夏,知道寧夏的葡萄酒。”
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陳德啟遇到更多挑戰,他與步步高集團合作,聯手推出“酷客”葡萄酒;在廈門等沿海口岸開直銷店;搭上火爆的直播帶貨之車,2分鐘銷量突破2萬瓶。
陳德啟站在賀蘭神酒莊的沙盤前說,未來,這10萬畝戈壁灘將是一個擁有幾十座酒莊的世界紅酒博物館,將成為一個集酒莊、葡萄園及度假村、學校、幼兒園、旅游等為一體的葡萄小鎮。(記者 張 瑛 王婧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