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晚上接到首例檢測任務,我們立馬穿好防護服進入實驗室開始標本檢測。”銀川市疾控中心新冠肺炎檢驗檢測組副組長張偉宏回憶道,“當確診為陽性時,已經深夜了,我們都松了一口氣。現在想想有些后怕,可也不覺得危險。”
病毒采樣管、專用樣本運送桶、特制金屬安全箱,層層包裹之后,各縣區樣本不分晝夜地被運送于此。公眾談之色變的詭異病毒,在疾控人眼里,變成珍貴“勁敵”。這支由10人組成的檢測隊伍,每天都在與時間賽跑,24小時不斷線地利用熒光定量PCR等多種技術手段進行病毒核酸檢測,確定“元兇”,讓病毒無處遁形。
“這些天,實驗室的燈沒有關過,每次操作都在5個小時,遇到疑難問題,更是長達8個小時。”張偉宏說,盡管檢測任務繁重,但是對于檢測結果,他們都不會輕易放過任何疑問。“爭取早一秒出檢測結果,就能最大限度減少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