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吉縣吉強鎮團結村一座普通農家院落里,70多歲的老兵、村民朱維章守著父親留下的3間老屋。屋內陳列著草鞋、徽章、各類書籍和一把銅軍號——這是他用兩捆粉條從甘肅村民手中換來的紅軍遺物。20余年來,他自費修...
來源:寧夏日報2025-03-26
4年前上映的電視劇《山海情》里的吊莊移民曾為通電發愁;2024年,同樣的土地上,國家電網寧夏電力銀川閩寧山海情(永寧)共產黨員服務隊已用刺繡電商、智能灌溉和紅色網格,編織出一張新時代的“共富電網”。這不...
來源:新消息報2025-03-26
來源:寧夏新聞網2025-03-25
寧夏賀蘭山東麓,這片曾被風沙侵襲的荒原,如今已成為世界葡萄酒版圖上不可忽視的“紫色明珠”。這里的故事,繞不開一位女性——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與葡萄酒聯合會副會長、賀蘭晴雪酒莊聯合創始人張靜。
來源:新消息報2025-03-25
在城市蓬勃的脈動里,文化與生活正以嶄新的姿態交織共生,奏響一曲曲動人心弦的樂章:新式茶館中,茶香裊裊升騰,品味生活的閑適;手工DIY工坊內,雙手創造美好,重拾內心的寧靜……今天起,本報推出探訪城市消費...
來源:新消息報2025-03-24
來源:寧夏日報2025-03-21
來源:寧夏日報2025-03-21
馬瑞,30歲,中寧縣大戰場鎮元豐村人,抖音賬號“鄉村阿瑞”在全網擁有粉絲40多萬人,致力于推介家鄉優質農特產品。
來源:寧夏日報2025-03-21
29歲的彭陽縣小岔鄉耳城村村民范文芳有一個更廣為人知的名字——“范雞蛋”。2023年至今,她已將8萬余枚彭陽朝那雞蛋,通過線上線下渠道銷往北京、南京、西安等地,帶動周邊29戶村民發展養殖業。
來源:寧夏日報2025-03-13
自2016年開始,六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始以跟蹤觀察、拍照記錄等方式系統地監測鳥類。每天清晨,當我推開救護中心的宿舍門,聽著遠處的鳥鳴聲與溪水聲交織,總忍不住想起30年前剛入職時這片山林的模樣:那時,金...
來源:寧夏日報2025-03-12
3月7日,寧夏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楊蕾講述了親歷巖羊保護工作過程中,見證的巖羊的生存智慧。巖羊是偶蹄目動物,其蹄子的腳趾間距很寬,腳趾能靈活地分開,攀登時,蹄子能插進巖壁縫隙,牢牢地卡在巖...
來源:寧夏日報2025-03-11